滨北农场往事去那个天天都吃到饺子的地方(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只好从人口富余的山西迁之。
我出生的那天父亲不在母亲身边,父亲已经到了那个叫滨北农场的地方两年多了。父亲是当年滨北农场的第一批开拓者和建设者。
冬天那是冬天肯定过年时候,当我发现这家里吃饭时除了奶奶妈妈妹妹之外,这饭桌的对面又多了一个大男人,我有些搞不明白,这个人每天(萝卜干盐豆子,我们当地的一种咸菜)吃那么多也不干活,他是谁?是来干什么呢?从母亲口中才知道,这个只要是一喝点酒就拿他那胡子扎我的脸的人,是我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叫胜利油田滨北农场的地方工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父亲把我扛在肩上,母亲抱着妹妹从村庄走上了马路一直向东,这满地里我总认为是韭菜的麦苗长的已可以包饺子的时候。父亲就要回他工作的地方了,就要回那个叫滨北农场的地方了。
我站那里母亲抱着妹妹,父亲手里提着个提包,说了声别送了回去吧!那只没有提提包的左手向后挥了挥,落在半空中便大步朝前就再没有见他再回头。他又走了丢下我们,回他的那个滨北农场去了。我那个时候有时心中有时会想这滨北农场,肯定比我们这个村庄要好,肯定有比这片麦子地还要大的韭菜地,可以天天有饺子吃。
母亲抱着妹妹我跟在母亲的后面,走在回村的路上只要看到,路边道旁有个草棒树枝我都会拾起拿在手中,到家时拿给奶奶给她烧锅用。后来来到这鲁北一望无际的到处是草的荒野,母亲总说到那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烧锅做饭连个草都没有,路边道旁连个树叶都让人滑拉尽了,你看这地里草多的,要是能留到那时候多好。低矮的泥土院墙中间一口石磨,后面是三间房无片瓦的茅草土屋,堂屋的木头桌上一盏煤油灯。如果没有阳光你心中再有希望,就是在那青天白日里给人的感觉也是漆黑的,尽管那时茅草屋门框上的小喇叭里,天天唱着东方红。有时候我在想咱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是不是铁打的,应该说尤其是咱中国农民是真最能经的起折磨的。好像是从这刀耕火种土里刨食的原始社会一下子就进入了这万恶的资本主义。我有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们历史上曾有过什么大唐盛世,康乾盛世,什么千年文明。
我认为我们农民好像在每次的朝代更迭中,只是历代帝王的试验品。我和母亲妹妹生活在农村,我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奶奶已经七十有五。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又不能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挣不着公分。我们是农民没有自已的土地,生产队里又不给粮食,因为他们羡慕父亲是国家工人是吃国库粮的。无奈只有选择离开,去父亲工作的地方滨北农场,在我心中那里也许是天天都可以吃到饺子的地方。因为那时我记得只要见到父亲就有饺子吃。
我出生的那天父亲不在母亲身边,父亲已经到了那个叫滨北农场的地方两年多了。父亲是当年滨北农场的第一批开拓者和建设者。
冬天那是冬天肯定过年时候,当我发现这家里吃饭时除了奶奶妈妈妹妹之外,这饭桌的对面又多了一个大男人,我有些搞不明白,这个人每天(萝卜干盐豆子,我们当地的一种咸菜)吃那么多也不干活,他是谁?是来干什么呢?从母亲口中才知道,这个只要是一喝点酒就拿他那胡子扎我的脸的人,是我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叫胜利油田滨北农场的地方工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父亲把我扛在肩上,母亲抱着妹妹从村庄走上了马路一直向东,这满地里我总认为是韭菜的麦苗长的已可以包饺子的时候。父亲就要回他工作的地方了,就要回那个叫滨北农场的地方了。
我站那里母亲抱着妹妹,父亲手里提着个提包,说了声别送了回去吧!那只没有提提包的左手向后挥了挥,落在半空中便大步朝前就再没有见他再回头。他又走了丢下我们,回他的那个滨北农场去了。我那个时候有时心中有时会想这滨北农场,肯定比我们这个村庄要好,肯定有比这片麦子地还要大的韭菜地,可以天天有饺子吃。
母亲抱着妹妹我跟在母亲的后面,走在回村的路上只要看到,路边道旁有个草棒树枝我都会拾起拿在手中,到家时拿给奶奶给她烧锅用。后来来到这鲁北一望无际的到处是草的荒野,母亲总说到那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烧锅做饭连个草都没有,路边道旁连个树叶都让人滑拉尽了,你看这地里草多的,要是能留到那时候多好。低矮的泥土院墙中间一口石磨,后面是三间房无片瓦的茅草土屋,堂屋的木头桌上一盏煤油灯。如果没有阳光你心中再有希望,就是在那青天白日里给人的感觉也是漆黑的,尽管那时茅草屋门框上的小喇叭里,天天唱着东方红。有时候我在想咱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是不是铁打的,应该说尤其是咱中国农民是真最能经的起折磨的。好像是从这刀耕火种土里刨食的原始社会一下子就进入了这万恶的资本主义。我有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们历史上曾有过什么大唐盛世,康乾盛世,什么千年文明。
我认为我们农民好像在每次的朝代更迭中,只是历代帝王的试验品。我和母亲妹妹生活在农村,我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奶奶已经七十有五。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又不能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挣不着公分。我们是农民没有自已的土地,生产队里又不给粮食,因为他们羡慕父亲是国家工人是吃国库粮的。无奈只有选择离开,去父亲工作的地方滨北农场,在我心中那里也许是天天都可以吃到饺子的地方。因为那时我记得只要见到父亲就有饺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