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道德经与人类大同人生哲理(1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观世音菩萨代表着人的慈悲心;地藏王菩萨代表着人的大愿心;普贤菩萨代表的是人的大行心;文殊菩萨代表的是人的智慧心。佛经中所讲的各大菩萨实质上则是人的妙明真心的不同作用与代表。或者说佛为道体,菩萨为道体本心的妙用!
世人由于没有开悟、明道、觉醒,往往是信假不信真,信有不信无,信神不信人,信繁不信简,信难不信易??故无我合道入虚无境界而自动显发的本能真知大慧不能实行,只要向外界祈求??岂不知求自心就是行大道!就是求真正的仙佛上帝与神灵!
修道者所谓得道、合道、与宇宙万物合一圆融同体,其内涵就是进入这个统一无分别的根本所在源头!进入了这个统一根本源头,你与宇宙万物生命同根同源同体,你就是宇宙万物生命!宇宙万物生命就是你!故有道者讲,山河大地皆我身,仙佛众灵皆我神!既然你与宇宙万物生命一体无分,还有什么目的愿意不能实现?还有什么矛盾阻力与障碍不能解决?如果能从根本源头上明白了这个绝对真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千古之谜与诸多神秘神奇现象则变得自然平常了??
你小子忘了?修无为之道的一条重要戒律就是无言,不仅无言,连思维也不能有。
断绝后天的一切思维意识,静寂到那个“虚无”的基点上,完全没有了自我及外界存在,就是你所讲的那个宇宙万物生命的统一根本始基源头!我称之为无为道境。只要能进入这个境界,宇宙人生一切真相,自然全部明了!无需任何人为努力奋斗和学习探索实验??
只有真正开悟后,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后,才能自觉地去修道合道而一切顺应自然,杜绝一切后天人为妄想,始终沿着一条正大光明的道路不断前进??
无思无欲无事无争无分别,讲得更通俗写,就是不要去动脑子思考,或者说是什么也不想,也不分辨,也不争议,只管当下自然做事。饿了吃饭,冷了穿衣,困了睡觉,全然不去思考分辨,始终保持后天识神的无知安静状态。
修行修炼、开悟觉醒、明心见性、显发真我面目必须建立在弱化乃至消除后天自我识神分别意识的基础上。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开口即非!真正的“道”是不能动心念思维的,也是不能开口讲出来的。动心念就是分别心,开口讲话就陷入相对分别的名相概念中,而真正的“道”是绝对唯一无分别、无名相概念的;是超越一切相对存在的。
像天真的孩子一样去生活还不容易吗?以无事的心态去做一切事还不容易吗?不想过去现在与未来,只讲“当下”还不容易吗?让自己尽量处在平静清静不思不虑中不是很悠闲自在吗?
世人由于没有开悟、明道、觉醒,往往是信假不信真,信有不信无,信神不信人,信繁不信简,信难不信易??故无我合道入虚无境界而自动显发的本能真知大慧不能实行,只要向外界祈求??岂不知求自心就是行大道!就是求真正的仙佛上帝与神灵!
修道者所谓得道、合道、与宇宙万物合一圆融同体,其内涵就是进入这个统一无分别的根本所在源头!进入了这个统一根本源头,你与宇宙万物生命同根同源同体,你就是宇宙万物生命!宇宙万物生命就是你!故有道者讲,山河大地皆我身,仙佛众灵皆我神!既然你与宇宙万物生命一体无分,还有什么目的愿意不能实现?还有什么矛盾阻力与障碍不能解决?如果能从根本源头上明白了这个绝对真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千古之谜与诸多神秘神奇现象则变得自然平常了??
你小子忘了?修无为之道的一条重要戒律就是无言,不仅无言,连思维也不能有。
断绝后天的一切思维意识,静寂到那个“虚无”的基点上,完全没有了自我及外界存在,就是你所讲的那个宇宙万物生命的统一根本始基源头!我称之为无为道境。只要能进入这个境界,宇宙人生一切真相,自然全部明了!无需任何人为努力奋斗和学习探索实验??
只有真正开悟后,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后,才能自觉地去修道合道而一切顺应自然,杜绝一切后天人为妄想,始终沿着一条正大光明的道路不断前进??
无思无欲无事无争无分别,讲得更通俗写,就是不要去动脑子思考,或者说是什么也不想,也不分辨,也不争议,只管当下自然做事。饿了吃饭,冷了穿衣,困了睡觉,全然不去思考分辨,始终保持后天识神的无知安静状态。
修行修炼、开悟觉醒、明心见性、显发真我面目必须建立在弱化乃至消除后天自我识神分别意识的基础上。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开口即非!真正的“道”是不能动心念思维的,也是不能开口讲出来的。动心念就是分别心,开口讲话就陷入相对分别的名相概念中,而真正的“道”是绝对唯一无分别、无名相概念的;是超越一切相对存在的。
像天真的孩子一样去生活还不容易吗?以无事的心态去做一切事还不容易吗?不想过去现在与未来,只讲“当下”还不容易吗?让自己尽量处在平静清静不思不虑中不是很悠闲自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