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乐实于心,安践于行感悟人生(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妙美花半月盈缺
实践了完美的物质,残留了瑕疵的人生,这是一种心灵的创伤,更是一场生命的悲剧。职场生涯,硝烟弥漫,于风头,则首当其冲,人心天生嫉妒同路而先者,于浪尾,则默守一生,心灵的光芒驱前而受盾。禅宗有云:最好不过花未全开月未圆,有了那么一点期待,心灵永远处于最美的前一刻,又何能不乐之理。追根溯源,这就是生命与天道的一种柔和的境界,看得透得与失,放得下名与利,中庸之道也。何为君子,何为智者,爱人者君子也,知人者智者也,君子永远在处世中有着一种包容,包容得不只是外者,亦是缓冲着内心趋向于平和,智者永远看得清内心,看得透百世千态,唯恕而行。处世的实践中,如心即可,何必让虚名的荣耀折磨平静的心灵呢,修得一颗物外不扰的心灵,做着内心快乐的工作,少了一点物质又算得了什么呢。正所谓,君子处之,何陋之有?心灵富足,安心而行,何憾之有?
与此同时,中庸之表,愉悦之心,更是你获得真正感情的根本所在,有时做一个真诚于心,不聪明的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安心而践知天命
实践永远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坐标,而非社会的坐标。融汇贯通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最高境界,实践呢,无非是以行而为心灵储备一些快乐的资源。真正的成功是实践之后,你的心灵有着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多了一份从容与不迫,开始坚定着心灵所认可的这一份实践。通过这一份实践而自信,使内心与外行相洽,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成长呢?身行之时,心灵亦在与之磨练,所谓天人合一,心性与物性的杂糅,亦是如此。人生如茶,一味百味,茶叶如心,沸水似践,茶叶于其中,经久相浸,愈浓愈香,无非就是一个物我合一的过程。昏脑之人如是之下,甚多不已,处世中的物质占据其心灵,迷惑得无所适从时,怨天尤人的叹息不由而至,糟透的心如沸水下的石子,枯硬不堪,冷漠与愤恨充当着所谓的勇敢,其为社会之害,人生之悲矣!富足如心的态度去躬践人生,一切外在的东西皆可化为内心的力量,其为人生归为也。

乐实于心,安践于行感悟人生


归位的人生达观,镇定,自信,快乐,是恕字的最终体现。苏东坡曾问佛印闭目己何似?佛印笑云:佛也。苏轼却讥笑佛印如粪。归门,苏小妹闻之感叹:心中有佛,何者不为佛也。苏轼默之。有此可知,心灵归位后,世间一切皆如仁,恕,这是坦荡的起点,亦是知人知己知天命的开端。知天命,似玄似幻,并非如此,它是富足的内心有着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的种种。从容,淡定,这颗心已静若秋水,何忧,何叹,唯乐而已矣。
语及此,心朗颇明,亦对人生之处世实践之道小有感见,社会如此,乃历史之顺应潮流,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若心灵被社会沸煮如萝卜,麻木不仁,可是憾此一生,趣味全无了。寻找心灵的净土,让心灵在实践中安顿,因为快乐幸福的根本所在于心而非物,一切曾经的热情追逐,在这个心灵的实践中终究会平息,留下的定是那种处世不惊,淡然宁静的人生之态。较之先秦时代,物质万倍与其,而其何乐,唯心也。因此物质终究是迷失了的心灵的玩物,真爱永远是静水流过的桃源,无可替代,无可消磨,天地人本应一道,实践就是让人去让心灵感知天地苍伟,感知自然慈爱,万千种种,浮华乱世,心迷了,天也就暗了,心乱了,怨恨也就为祸了,曾何为,天地之行,万物之理,皆是乐实于心,安践于行也。
青春已扬,心临怅怅,梦想千千,实为首欠。年华方少,志学于年,观世百态,践于指尖。过者何忧,前者何言,风着灵异,静修其颜。如心而行,恕仁可现,人生归位,云淡天边。

乐实于心,安践于行感悟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