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平常事无难感悟人生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生活象个无形的巨人,总以它的意志折磨着我们,以至于常常让人心情烦燥,耐心也变得越来越差,久而久之身体和精神倍感疲倦。近段时间静读一本《禅悟与当下生活》,颇有感悟,现与大家共享。
《坛经》有云:“善知识,一行三味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这句话的引申意思就是“一切念象都是来自于自我的本性中,如能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便能将心中的疑云拨开,化解那些令人悲伤、令人恐惧的事情,使心灵得到洗涤。”在禅宗看来,一个人能明心见性,抛开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就能达到时时无碍、处处存在的境界。现实中为什么我们会常常感得劳累呢?不外乎这几个原因:在工作中,我们太过于执着,总想着把事情做的完美,对昨天的事情想着哪里需要改善,对明天的事情想着怎样做得更好,于是背上了沉重的心里负担,结果造成身心疲倦;在生活里,我们又总期望得到更多,有了今天的面包就希望着明天的奶酪,总要想这想那,把自已的心灵绑架到未来而解脱不得;
在情感上,我们放不下过去的痛,看不透现实的情,总以自己的执着一次又一次在希望的漩涡里挣扎。佛日:“过去事已过,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意思是说“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只有活在当下,做好今天的事,做好现在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何曾要为昨天的事和将来的事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