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自传】零乱的色感悟人生(6)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我依旧是早早睡下,依旧是不知何时就听见了爷爷奶奶在议论村里的闲事,队里的怪事,七八家子的长短事,依旧是一睁开眼不是看见爷爷对着煤油灯点烟时映在墙上的大黑影就是听见爷爷抽烟袋时的香甜满足感,也依旧是醒来时奶奶做早饭的风箱声和满屋水汽与烟气,
回城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从此就告别了蓝天,白云,青草,绿河,黄土,果实,小鸡,鸭鸭,小狗,小猫,小飞雀。
回城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从此就进入了一个垃圾越来越多的时代,
回城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童年结束,还会慢慢长大,从此便有梦有烦恼了,而且越来越多,
回城之前我更想不到的是我身体的某个地方力量越来越强越来越硬而且没完没了,它像一位老者告诉我不能停止前进但没有告诉我如何前进,它像一个梦冲进我夜里的生活却永远不在阳光下与我约会。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吃了那么多饭,就为这!
回城之后,我就能天天与父母在一起了。还有两个“打”我的哥哥。
一年复读
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讨论我是该上二年级还是再读一年级,讨论来讨论去决定我重装上阵再读一次一年级,因为可能在老家学的课与城里不大一样。这事我没有参加意见,父母之命,命运之令。
因为是复读,学的还行。我记得最有意思的事是读课文时我是“唱课文”,就是把声音拉得很长的那种读法,有时还摇头晃脑,一副老先生样子。幸亏一年级的课文没有太长的,否则,同学和老师就笑死了。这是我最早认识到的城乡差别带给我的尴尬,这个小毛病改了大半学期。
那时的小学是五年制(我等于是六年制)(后来小学毕业时不知啥原因又拖了半年)。整条街上的孩子组成一个班,下学上学大家合伙一起来回。有事没事大家堆在一块玩耍。男孩女孩大家不分你我热闹。
学校的样子记忆清楚。全是那种旧式的小灰瓦出厦的大台屋,房梁一抱粗,立柱一抱粗,青砖青石台阶,木窗木制大门。有正房有偏房,有前堂有后院。但学校的教室排列很复杂,不好描述。
我家距学校一条街的距离。回家的路上也看不到汽车和几辆自行车更看不到几个陌生人。但放学后第一件事就要先把书包放回家,一是丢包袱,二是让家里人知道我回来了。
那时大家住的全是平房。一条街的两边是住房,一个门洞向南向北伸去,不是叫李家大门就是叫张家过道。而且越往后地势越低,因次每逢下稍大点的雨都是住在最后的人家抗洪时间最长。我家住在据说是晚清时期一大户人家的养马场里,过道的一个分院住我们三户人家,北屋一家,东屋一家,我家是南屋两间半又是三家中地势最低的。屋后有小过道通往后面的人家,小过道是由我家的后墙和反方向街上过道里最后一家的后墙组成的,他家住的是高过我家一米多的大台屋,因此我们家四季前后不见阳光,从小就没有多少阳光照到我身上。其实没有阳光权也生得很阳光,我自己找我自己喜欢的阳光也不错。
回城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从此就告别了蓝天,白云,青草,绿河,黄土,果实,小鸡,鸭鸭,小狗,小猫,小飞雀。
回城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从此就进入了一个垃圾越来越多的时代,
回城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童年结束,还会慢慢长大,从此便有梦有烦恼了,而且越来越多,
回城之前我更想不到的是我身体的某个地方力量越来越强越来越硬而且没完没了,它像一位老者告诉我不能停止前进但没有告诉我如何前进,它像一个梦冲进我夜里的生活却永远不在阳光下与我约会。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吃了那么多饭,就为这!
回城之后,我就能天天与父母在一起了。还有两个“打”我的哥哥。
一年复读
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讨论我是该上二年级还是再读一年级,讨论来讨论去决定我重装上阵再读一次一年级,因为可能在老家学的课与城里不大一样。这事我没有参加意见,父母之命,命运之令。
因为是复读,学的还行。我记得最有意思的事是读课文时我是“唱课文”,就是把声音拉得很长的那种读法,有时还摇头晃脑,一副老先生样子。幸亏一年级的课文没有太长的,否则,同学和老师就笑死了。这是我最早认识到的城乡差别带给我的尴尬,这个小毛病改了大半学期。
那时的小学是五年制(我等于是六年制)(后来小学毕业时不知啥原因又拖了半年)。整条街上的孩子组成一个班,下学上学大家合伙一起来回。有事没事大家堆在一块玩耍。男孩女孩大家不分你我热闹。
学校的样子记忆清楚。全是那种旧式的小灰瓦出厦的大台屋,房梁一抱粗,立柱一抱粗,青砖青石台阶,木窗木制大门。有正房有偏房,有前堂有后院。但学校的教室排列很复杂,不好描述。
我家距学校一条街的距离。回家的路上也看不到汽车和几辆自行车更看不到几个陌生人。但放学后第一件事就要先把书包放回家,一是丢包袱,二是让家里人知道我回来了。
那时大家住的全是平房。一条街的两边是住房,一个门洞向南向北伸去,不是叫李家大门就是叫张家过道。而且越往后地势越低,因次每逢下稍大点的雨都是住在最后的人家抗洪时间最长。我家住在据说是晚清时期一大户人家的养马场里,过道的一个分院住我们三户人家,北屋一家,东屋一家,我家是南屋两间半又是三家中地势最低的。屋后有小过道通往后面的人家,小过道是由我家的后墙和反方向街上过道里最后一家的后墙组成的,他家住的是高过我家一米多的大台屋,因此我们家四季前后不见阳光,从小就没有多少阳光照到我身上。其实没有阳光权也生得很阳光,我自己找我自己喜欢的阳光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