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遗风诗与酒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世人嗜好杯中之物,历史久远,发明者一说仪逖,又说是杜康,民间更有“杜康造酒刘伶醉”的典故。据史载:“酒仙”刘伶常乘鹿车,载酒一瓮,且行且饮,命一农夫荷锄相随,谓之:我死即埋。真可谓好饮者之鼻祖,在古代社会各个阶层中,最爱酒的当属文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最有名的文人恐怕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了。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李白《将进酒》里的诗句。诗仙李白,不但是位诗人,还是一位酒仙。酒成就了他豪放不羁、洒脱乐观的诗情和张扬自我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的饮酒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永远散发着不容忽视的芬芳。
想必,李白当年定是一袭白衣,于青山绿水间,把酒临风,于酒酣耳热、畅快淋漓之际,长髯亦随清风摇动,必是抑扬顿挫吟出一首首千古绝唱。是李白的豪迈给酒增添了几分诱人魅力,还是酒的清冽彰显了李白的几分放荡不羁。李白肩负了太多华夏的文明,没有他,便没有中国诗歌的全盛。而没有酒,便没有李白。
诗人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伤痛,得到片刻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更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狂放;然而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与尔同销万古愁”和“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壮志难酬的压抑,带给内心的苦闷。他知道醉酒之乐是短暂的,于事无补的,可是如果不醉,就连这短暂的快乐也会成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