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江湖路远 侠者情长(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敦哥在文集《何处是故乡》中自白:“我生性是一个行者,在路上,是我的宿命”。一路走来,敦哥满腔热忱,仗剑天涯,做了不计其数的好事,帮助了不计其数的弱者。在朋友之中,敦哥的很多事迹都被传为佳话。尽管我无缘亲历,可每每听到他的故事,我仿佛就置身其中,不经意间便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他有一部名为《国之痛》的著作,内容是反映当下教育的现状,反映贫困地区孩子们就学的困境。《国之痛》的出版历程千辛万苦,要不是敦哥力排万难,执着坚持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和良知,《国之痛》不会出版。或许,至今那些偏远地区的教育现状还不会受大众关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敦哥主编“处女书系”,无偿为全国作者出第一本书,一出就是30本,扶持了30位新人作家。这些当年的新人中,后来好多位成了全国著名影视剧编剧,四川、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市级文学刊物的主编、副主编。
敦哥每次外出采风,总倾情于较为偏远的地区。一为他出生百姓,时刻都不忘关注百姓疾苦;二为他喜欢自然,渴望真善美爱。而每次外出,敦哥也绝不只是为那几篇纯粹的文章。他总会遇见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总会遇见一些让他彻骨痛楚的事,接下来,便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解决。因为他的直接努力,有偏远的村子通上了公路,有因水污染而导致人畜饮水困难、人得怪病、好几家人全家死去的村子改善了水源,有失学儿童回到了课堂,有贫困的农家孩子找到了飞翔的翅膀……

江湖路远 侠者情长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这样一张照片深深打动了我。画面上的两个人,一个是杵着锄把、须发皆白的老人,像是在嘱咐什么一样与敦哥耳语,而敦哥则躬身侧耳专注地倾听。当我第一眼看见这张照片时,就难以抑制地被其感动了。那一种久违的真切、和谐、爱和温暖,仿佛触动了我看惯平凡的双眼,仿佛触动了我几近麻木的神经。后来听说,那是2003年,敦哥路过通江县永安坝敬老院时,见一老人脚穿草鞋独自一人在菜地里锄地,便走过去用当地话问老人:“老人家,天冷了,衣服够不够穿?铺盖热不热和?”老人回答:“衣服铺盖都有,政府发的。”敦哥又问:“有啥困难莫得?”老人迟疑了一下说:“啥都好,就是没钱打酒喝。”敦哥从身上掏出50元钱递给老人说:
“老人家,拿去打酒喝,莫喝多了啊!”(当地的白酒当时两元钱一斤)老人连连推辞:“这咋要得,这咋要得?”敦哥说:“要得,要得,你就当是你儿子孝敬你的。”说罢便挥手上路了。
敦哥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前些年,一位很有实权并掌握着他亲人命运的厅长激怒了敦哥,敦哥拍案而起,怒目相向,手指戟张,高声斥骂。厅长受惯了恭维,根本没想到会有人敢骂他,一时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敦哥骂毕,摔门扬长而去。(不亦快哉!)第二天,敦哥与省作协几位负责人到龙泉驿为巴金文学院选址,刚下车,就接到分管文教的副省长打来的电话:“老王,你咋个骂×××呢?”敦哥一字一顿地回答:“×—省—长,王敦贤骂的人绝对该骂,你就不用管了!”说完,掐断了电话。

江湖路远 侠者情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