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与陈德森:多年朋友成兄弟(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这次还想拍小人物,你觉得让一群小人物在一个混乱的背景下保护一个很重要的人,这样的故事有趣吗?”陈可辛大声叫好:“听起来很有创意。”但他随即反问一句,“你要他们保护谁呢?”是啊,要保护谁呢?陈德森一下子被问住了。 陈德森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偶然一次,陈可辛想起了他父亲拍过一部以保护孙中山为题材的电影《赤胆好汉》。以前陈可辛想重拍这部电影,但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他想到陈德森的构想,于是第一时间把这个题材推荐给陈德森。陈德森一听,立刻说:“保护孙中山这个题材很好。”当晚,陈德森就把这部电影看完,然后兴奋地开始动手改写剧本:把《赤胆好汉》里的一个义士改为六个,变成群戏。剧本改完后,陈德森确定了这部电影的投资额:6800万港币。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 经过一年多的艰难筹资,陈德森得到好友曾献基的情义相挺,获得6800万港币的投资。
《十月围城》这部浩大的制作从筹备之初就险阻重重。2003年,眼看影片开拍在即,陈德森却接连经历了“非典风暴”、投资人自杀、资金冻结、法律官司、母亲中风过世、姐姐罹癌、车祸、抑郁症等一连串风波,他朝思暮想的。围城梦。与那座木制打造的香港旧城,在风雨中逐渐销蚀…… 陈可辛一直尽其所能地帮助他,并给推荐了一组“心与灵”的课程,劝他离开香港——与其卡在那里,倒不如去加拿大休息一下。陈德森听从了好友的劝导。 就在陈德森“风雨如晦”的那几年,陈可辛在事业上犹如神助:2005年,他执导的《如果·爱》在内地公映,好评如潮;2007~,汇集了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的《投名状》登陆年底的贺岁档,不仅票房突破两亿,还几乎囊括港台所有的电影奖项。 春风得意之下,陈可辛并没有忘记正走霉运的好友陈德森。2008年,《投名状》票房过两亿元的那天,陈德森给陈可辛发来祝贺短信,陈可辛却回电话问:“德森,你那个《十月围城》可以开拍了,还拍不拍?“陈德森说;拍啊。
”陈可辛说:“好,那我们就来聊聊。”陈德森没有欣喜若狂,他关心的仍然是那个老问题:“你给我建那座城吗?”当年他说要建这座城的时候,十个人里,有七个扭头就走,只有两个人劝他放弃,其中一个,就是陈可辛。这回陈可辛只答了一个字:“好!”他亲自担任该片的监制,很快找到2300万美元的投资。
2009年3月底,陈可辛和陈德森在香港宣布《十月围城》正式启动。随后,剧组开始在上海拍摄。开机三天后,陈德森焦急地给陈可辛打电话:“按照目前的时间,6月中旬肯定拍不完。演员档期已经少了一个月,这怎么拍得完呢?除非多一些人来帮忙。”陈德森的言外之意是,不如你也来一起拍吧。陈可辛不想陈德森被人指为“傀儡导演”。所以他只好说:“你就好好享受做大片的导演吧!” 开拍的第一个月,淡定的陈可辛只来剧组探了两三次班,每次只待两三天。而“不淡定”的陈德森,压力大到要靠吃安眠药才能睡得着,天天睡觉都做梦,做梦都在拍戏,经常半夜大喊一声“t”之后醒来。每天早晨,他一拉开窗帘,就看到自己的“梦想之城”近在眼前,可此时,它“简直变成一座恐怖之城”。两个半月后。当服用安眠药的剂量达到极限时,陈德森终于病倒了,他对陈可辛说:“我不行了,在这里我会发疯,我要回去看医生。
”说完他就回了香港。 回到香港的家中后,陈德森将手机关机,连睡了四天。陈德森的这次出走,快把陈可辛逼疯了。陈可辛开始给他打“追命连环ll”,但每次打,都是关机。陈可辛心急如焚,他实在不愿看到好友功亏一篑。于是连夜赶去香港陈德森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回去复工。 见面之后,陈德森不等陈可辛开口,第一句话就说:“我真的不想拍了,压力太大了!”陈可辛内心清楚这部戏对陈德森的重要性,为了给好友鼓气,他故意说:“德森,我并不完全是为了帮你圆十年来的梦。我一辈子的梦想是,上台拿最佳电影——我监制但不是我拍的电影。我已经拿过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可是我没有拿过由我监制的最佳电影奖。能拿下的话,我的金像奖之旅就可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德森,作为兄弟你一定要帮我。” 陈德森信以为真,他决定帮助好友完成金像奖梦想,但他明白以一己之力恐怕无法如期完成。
《十月围城》这部浩大的制作从筹备之初就险阻重重。2003年,眼看影片开拍在即,陈德森却接连经历了“非典风暴”、投资人自杀、资金冻结、法律官司、母亲中风过世、姐姐罹癌、车祸、抑郁症等一连串风波,他朝思暮想的。围城梦。与那座木制打造的香港旧城,在风雨中逐渐销蚀…… 陈可辛一直尽其所能地帮助他,并给推荐了一组“心与灵”的课程,劝他离开香港——与其卡在那里,倒不如去加拿大休息一下。陈德森听从了好友的劝导。 就在陈德森“风雨如晦”的那几年,陈可辛在事业上犹如神助:2005年,他执导的《如果·爱》在内地公映,好评如潮;2007~,汇集了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的《投名状》登陆年底的贺岁档,不仅票房突破两亿,还几乎囊括港台所有的电影奖项。 春风得意之下,陈可辛并没有忘记正走霉运的好友陈德森。2008年,《投名状》票房过两亿元的那天,陈德森给陈可辛发来祝贺短信,陈可辛却回电话问:“德森,你那个《十月围城》可以开拍了,还拍不拍?“陈德森说;拍啊。
”陈可辛说:“好,那我们就来聊聊。”陈德森没有欣喜若狂,他关心的仍然是那个老问题:“你给我建那座城吗?”当年他说要建这座城的时候,十个人里,有七个扭头就走,只有两个人劝他放弃,其中一个,就是陈可辛。这回陈可辛只答了一个字:“好!”他亲自担任该片的监制,很快找到2300万美元的投资。
2009年3月底,陈可辛和陈德森在香港宣布《十月围城》正式启动。随后,剧组开始在上海拍摄。开机三天后,陈德森焦急地给陈可辛打电话:“按照目前的时间,6月中旬肯定拍不完。演员档期已经少了一个月,这怎么拍得完呢?除非多一些人来帮忙。”陈德森的言外之意是,不如你也来一起拍吧。陈可辛不想陈德森被人指为“傀儡导演”。所以他只好说:“你就好好享受做大片的导演吧!” 开拍的第一个月,淡定的陈可辛只来剧组探了两三次班,每次只待两三天。而“不淡定”的陈德森,压力大到要靠吃安眠药才能睡得着,天天睡觉都做梦,做梦都在拍戏,经常半夜大喊一声“t”之后醒来。每天早晨,他一拉开窗帘,就看到自己的“梦想之城”近在眼前,可此时,它“简直变成一座恐怖之城”。两个半月后。当服用安眠药的剂量达到极限时,陈德森终于病倒了,他对陈可辛说:“我不行了,在这里我会发疯,我要回去看医生。
”说完他就回了香港。 回到香港的家中后,陈德森将手机关机,连睡了四天。陈德森的这次出走,快把陈可辛逼疯了。陈可辛开始给他打“追命连环ll”,但每次打,都是关机。陈可辛心急如焚,他实在不愿看到好友功亏一篑。于是连夜赶去香港陈德森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回去复工。 见面之后,陈德森不等陈可辛开口,第一句话就说:“我真的不想拍了,压力太大了!”陈可辛内心清楚这部戏对陈德森的重要性,为了给好友鼓气,他故意说:“德森,我并不完全是为了帮你圆十年来的梦。我一辈子的梦想是,上台拿最佳电影——我监制但不是我拍的电影。我已经拿过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可是我没有拿过由我监制的最佳电影奖。能拿下的话,我的金像奖之旅就可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德森,作为兄弟你一定要帮我。” 陈德森信以为真,他决定帮助好友完成金像奖梦想,但他明白以一己之力恐怕无法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