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兄彦群(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这些往事,是此前我与彦群兄为数不多的交往过程。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通过他的微信分享和偶尔的微信互动,让我对他的敬仰之情与日俱增! 我参加工作多年,经历了不少事情,最喜欢读书和交友,虽说交友方面开始删繁就简,但对彦群兄这样的人,还是有结交的愿望的。5月15日,飞翔兄的《关学与陕西书院》在西安真不同酒店举办签售会。我早早就过去了,因为自己是文坛新人,很多人都陌生,不便主动接交,就帮飞翔兄做些小事。直到彦群兄到来,因为此前在微信里见过他的照片,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留着短发,穿着格子衬衣,下摆用黑色的皮带扎在深色的裤子里,一双黑色皮鞋油光发亮,人显得精神而干练。等我招呼他的时候,他一把拉住我的手,与飞翔兄打了招呼,就并肩进了大厅,坐在一起闲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彦群兄,但却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多年的识人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表里如一的正派文人。
果然在交流过程中,他的一举一动充满了文人的正气和傲骨,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令我佩服不已。 遗憾的是,很快就有相熟的人硬拉他去私聊,他再三表示歉意,向我告别。第一次见面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我在自己本行业还算风生水起,但在文坛谁认我是哪根葱,硬拉彦群兄的人不理我也算正常。好在多年的历练没有让我马上发飙,忍字诀这时起了作用。直到飞翔兄的签售会结束,我和彦群兄也没有再接触的机会。 后来在微信里经常简单地交流,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文学只是业余喜好,向他请教的时间有限,也不方便多占用他的宝贵时间。直到暑期,我们一前一后在《咸阳日报》发表了文章,并进了报纸的微信群。陌生的群里我只与他相熟,便冒昧提出面谈的想法,结果他爽快地答应了,并邀我去他办公室见面详聊。 7月8日下午,我早早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等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刚好是约定的三点钟,彦群兄已经在传达室等着我了。
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我在群里从来不谈工作的事情,文学方面只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文字,他对我的了解也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而已,但他能爽快地答应面谈,并提前来接,这就是他的魅力。一个人的魅力,不在于他的财富与地位,而是他有没有让他人感觉舒服的能力。 彦群兄的办公室在三楼,一个不算大的房间。办公桌的左手一面墙靠着三组两开门的书柜,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书,书柜旁边有大量的来信和几摞校报,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有一副装进相框的照片,是彦群兄和贾平凹先生的合影。相框下面是一个小书橱,里面还是书,这不大的房间,给人的感觉就是书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里,行动的空间是逼仄的,但人的心是静的,思想的空间反而无限辽阔。 进门后,他马上让座,又是倒水,又是让烟。我们的聊天天马行空,但谈的最多的还是文学,我简单地讲了自己的写作情况。
他建议我开博客,广开思路,写千字短文,慢慢向专业写作的角度靠近。这些话,一般人不会说,所以我感激他,这是拿我当朋友的知己话。他还告诉我:写作要珍惜自己的名誉,自己不抄袭,也要防止别人剽窃自己的文章,进而影响作品在纸媒上的发表。他举例自己多次被剽窃,提防的经验是署名的同时,标注写作的时间和地点。这些对初涉文坛的我是极其宝贵的。 我们聊得投机而开心,一不留神,竟然到了吃饭时间。他的孩子上完课回来了,也没有吃午饭,我提出告辞,彦群兄硬是不肯,非要请我一起吃饭。第一次会面,我也不好再推辞,就随了彦群兄父子一起去吃了葫芦头泡馍。后来在网上读到,彦群兄凡是来了好友,一律是葫芦头泡馍接待,我又添了一份感动。 彦群兄是陕西省散文学会和碑林区作协的副秘书长,2008年出版了《情谊如酒》散文集,孙犁研究方面,在圈子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发表过十多万字的作品,几家报纸还为他设过专栏。
果然在交流过程中,他的一举一动充满了文人的正气和傲骨,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令我佩服不已。 遗憾的是,很快就有相熟的人硬拉他去私聊,他再三表示歉意,向我告别。第一次见面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我在自己本行业还算风生水起,但在文坛谁认我是哪根葱,硬拉彦群兄的人不理我也算正常。好在多年的历练没有让我马上发飙,忍字诀这时起了作用。直到飞翔兄的签售会结束,我和彦群兄也没有再接触的机会。 后来在微信里经常简单地交流,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文学只是业余喜好,向他请教的时间有限,也不方便多占用他的宝贵时间。直到暑期,我们一前一后在《咸阳日报》发表了文章,并进了报纸的微信群。陌生的群里我只与他相熟,便冒昧提出面谈的想法,结果他爽快地答应了,并邀我去他办公室见面详聊。 7月8日下午,我早早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等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刚好是约定的三点钟,彦群兄已经在传达室等着我了。
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我在群里从来不谈工作的事情,文学方面只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文字,他对我的了解也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而已,但他能爽快地答应面谈,并提前来接,这就是他的魅力。一个人的魅力,不在于他的财富与地位,而是他有没有让他人感觉舒服的能力。 彦群兄的办公室在三楼,一个不算大的房间。办公桌的左手一面墙靠着三组两开门的书柜,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书,书柜旁边有大量的来信和几摞校报,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有一副装进相框的照片,是彦群兄和贾平凹先生的合影。相框下面是一个小书橱,里面还是书,这不大的房间,给人的感觉就是书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里,行动的空间是逼仄的,但人的心是静的,思想的空间反而无限辽阔。 进门后,他马上让座,又是倒水,又是让烟。我们的聊天天马行空,但谈的最多的还是文学,我简单地讲了自己的写作情况。
他建议我开博客,广开思路,写千字短文,慢慢向专业写作的角度靠近。这些话,一般人不会说,所以我感激他,这是拿我当朋友的知己话。他还告诉我:写作要珍惜自己的名誉,自己不抄袭,也要防止别人剽窃自己的文章,进而影响作品在纸媒上的发表。他举例自己多次被剽窃,提防的经验是署名的同时,标注写作的时间和地点。这些对初涉文坛的我是极其宝贵的。 我们聊得投机而开心,一不留神,竟然到了吃饭时间。他的孩子上完课回来了,也没有吃午饭,我提出告辞,彦群兄硬是不肯,非要请我一起吃饭。第一次会面,我也不好再推辞,就随了彦群兄父子一起去吃了葫芦头泡馍。后来在网上读到,彦群兄凡是来了好友,一律是葫芦头泡馍接待,我又添了一份感动。 彦群兄是陕西省散文学会和碑林区作协的副秘书长,2008年出版了《情谊如酒》散文集,孙犁研究方面,在圈子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发表过十多万字的作品,几家报纸还为他设过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