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故乡的年味儿(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初一初二不扫地不汲水,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外流。再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如贴春联、贴福到、放鞭炮、挂灯笼,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等。
(二)大采购
记得小时候,喝过香飘四溢的腊八粥,母亲就开始忙忙碌碌的采购年货。那时候没有超市,只有商店。每到年关,商店里往往是人满人患,人们早早地赶到那里排了许多长长的列队,恨不得把这一季的“食用”,全部搬回家里面。那个年代,“爬梨”是家家必不可少的托运工具,也是孩子们用来开心的超大玩具。爬梨分两种,一种是木制的,另外一种是铁制的,经济实惠,使用方便。买的东西多,而且又买到有重量的年货时,母亲就让哥哥拽着爬梨,跟着她一起将东西往家里托运。那时也没有冰箱,但故乡的冬天,就是一个纯天然的大冰箱。不怕冻的东西,(鸡、鸭、鱼、肉)冻梨、冻柿子等,全都放在外面的仓储里。给长辈买礼品,给孩子买新衣服,糖果,瓜子,花生,鞭炮、对联,烟花,件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给我和妹妹买的头花,小头饰、扎发辫的绸子、彩色头绳、发卡、雪花膏、胭脂等。
另我难忘的还有,母亲买的年画、挂钱、窗花等。每张年画都有一个美丽如梦的名字,现在我还能记住有“年年有余”]“天女散花”、“花好月圆”“百鸟朝凤”,“孔雀开屏”,其中年年有余和花好月圆这两幅,几乎成了每年的必需品。说起这“挂钱”,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东。挂钱,是粘在春联的横批下面的,放二至六,三到五张都可以。它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的,大都是喻意吉祥、平安、财运、健康等等。是汉族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由于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又因图案多为古钱状,故古人才将其称“挂钱”。窗花,也是剪纸品种之一。为烘托节日气氛,清一色纯红,喜庆那就甭说了,尤其是那些丰富多彩的图案,着实让人们打心里往外的喜欢……

故乡的年味儿


(三)舌尖上的美味儿
说起那时的春节,能称得上舌尖上的美食的,就不得不说说东北的这道“杀猪菜”。虽然父亲母亲属于“移民”,不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我们几个子女却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时间久了我家也就入乡随俗了。这道杀猪茶,也是我家的年菜之一。其实做起来非常简单,用自制的酸菜和肥肉、血肠、各种佐料放在锅里一起炖,味道酸酸的,入口不油腻,而且炖得越久越好吃,这便是东北人常说的“杀猪菜”。还有一道被特别重视的菜,那就是“酱猪手”。年三十的晚上,必须上桌,而且猪前蹄最好。吃了这道菜,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大搂、特搂、“搂前”(钱),财源广进的意思。我家的年饭,一般在除夕上午十二点之前开饭。那些平时吃不到的“传说”中的美食,全部集中在这顿年饭里。年饭,一般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做法繁多,各家有各家的口味。
另外还有杀猪菜,素茶、凉菜等等。母亲通常都会做上十道菜,喻意在新的一年里,诸事十全十美。吃过这顿“正宗”的团年饭,接下来就是我们小孩子期盼已久的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在子夜时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放鞭炮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我家在跨年时基本上是吃素馅的,大年初一才吃肉馅,尤其要吃芹菜肉的。芹菜,意味着是人们吃了,会越来越勤劳,还有酸菜肉的,这是东北的“拿手馅”,和杀猪菜一样是必吃的。(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饭后可以吃冻过的水果,这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别有一番滋味。

故乡的年味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