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不高的镇镜山(2)(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葛洲坝水利枢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恰恰就在冲出南津关的江水汇合了黄柏河的河水、在两股水流最宽处,被那条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全长2606米的万里长江第一坝给拦腰截住,不仅雄伟高大、气势非凡,而且展示了人定胜天的意志和能力;不仅是那3座船闸、2座发电厂房、27孔泄洪闸和冲砂闸的工程宏大,而且大坝还向着上游伸出很长一截的分流鱼嘴,望着那个鱼嘴的最前端,就会想起那个“冲我来”的礁石,就会想起那个因为有巨形红色矶石露于江心,曾经位居宜昌八景之三的赤矶钓艇。
当然就会想起三江里曾经有过的桃花鱼,那种水母被明清诗人杨裕仁形容成的:“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不过,小时候的我们脱掉鞋、卷起裤腿,站在当时被宜昌人称为小河浅浅的水里去捞桃花鱼的时候,并不知道这种好玩的桃花鱼是世界稀有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的历史,有水中熊猫之称。
葛洲坝位于宜昌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冲出三峡峡谷,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突然扩宽。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就形成了葛洲坝、黄草坝和西坝三岛,由此也就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值得指出的是,长江出峡之后,在宜昌原本是沿着镇镜山和东山山麓,石子岭、樵湖岭、珍珠岭、桃花岭之间的河道而行,直到大公桥附近才进入现在的河道的;后因为地壳变化、河床改道,长江才又改为沿着江南的孝子山和磨基山(又称磨镜山)而行,才有了夷陵古城,镇镜山至大公桥一带便成了大湖,最大的一个因为在东山脚下,所以被称作东湖,也就成了后来的县名,还有一个叫南湖,就在宜昌老城区。

不高的镇镜山(2)


宜昌的风水似乎不太好,所以前有郭璞从中州运土来筑成尔雅台试图改变五行缺土的状态;再又嫌江南的那座金字塔似的磨镜山抢了夷陵的风水,便将峡江左岸的这座大山改称为镇镜山,其意一看就明;接着又在东山上修了东山寺,也是为了以助江北之势;后又因为对岸的五龙阻碍了东湖读书人的仕途,就修建了天然塔,期待以此镇邪。可是宜昌人直到今天还是不满意,总是说钱都被外乡人给赚走了,一个已经升为副省长的市委书记在宜昌苦心经营十几年,最后还是落了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会不会也与此有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