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出身农村孩子的奋斗与转型史(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当你的女孩敷着倩碧面膜舒服的翘着脚,我的女孩却在人海中顽强地拼杀。两个人赚钱的速度当然会快得多,可惜目前只能想想。到2007年,我也攒了一点钱再加上父母的够付个首付,没学过经济学?但还是懂得原理的。没关系,生活生动地阐释了什么叫资产泡沫与流动性泛滥。这时所谓的专家出来发言了,房价会降百分之二十,要不再等等?我险些栖身于温吞的空方阵营,房子总是要买的,等我赚足了钱来买时,已经又涨了,所以一咬牙一跺脚,紧了紧自己:赶紧买,房价还会涨。买房的消息传到老家,姨妈和舅妈也都给垫了些,一年后师弟欣慰的说你的房子升值了。几天前,我看见了网络上一句留言,颇为感慨:”工作了5年还没有买房真活该,2003年正是楼市低迷与萧条之时,等到今天,踏空的不仅是黄金楼市,更是整个人生。‘’
感谢家人已经自己,在不懂得如何理财时,却知道什么是消费和投资。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前瞻的眼光和投资观念。许多和我一样来自小地方,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兄弟们,太过于关注脚下的稻田,以至于错过一片璀璨的星空。我的理论是,赚钱是为了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买到喜爱的商品,让生活心旷神怡。而我的农民兄弟----这里特指的是出身农家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兄弟,习惯于把人民币紧紧的捏在手中。存折数字的增长让他们痴迷。该买房时,他们在租房;该还贷时,他们宁可忍受7%的贷款利率,也要存上5年的定期。辛苦赚来的银子在等待中缩水贬值。他们往往在房价的巅峰处,无可奈何地接下最后一棒;也曾天真的许愿,赚够了钱回家买房。可等到那一天真的到来,老家的房价,二线、三线城市甚至乡镇的都已疯长。这便是我与你最大的差别,根深蒂固的分歧、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在于此。

出身农村孩子的奋斗与转型史


我曾经以为只有努力,薪水、公司名气一样,我们的人生便一样。事实上,差别不体现在显而易见的符号上,而是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里,体现在血液里,体现在大脑中。几年的积累,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财物观念,造就了那么一个你,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我,造就了你的疏狂佻达与我的保守持重。
当我在还清贷款时,你已经买了第二套房,上证指数6000点,当我好不容易试水成为股民,你清仓离场,转投金市;我提到以后每月寄1000元回去,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你笑嘻嘻的说,养老,我不啃老就不错了;当我思考着结婚、生子、抚养孩子的成本会在多大程度上折损生活品质时,四位老人已出钱出力帮你照顾独二代,黄金周去一趟九寨沟挺好的了,你不满足,你说德国太拘谨美国太随意法国是你向往的时尚之都------我的故事,应该是一代‘移民’的真实写照----迫不得已离乡背井,祖国幅员辽阔,我却像候鸟一样辗转迁徒,择木而栖。现代的生活体制,注定了大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便利。即便取得了一纸户口,跻身融入的过程依然是充满煎熬,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奋斗才获得土著们垂手可得的一切。

出身农村孩子的奋斗与转型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