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我们的光屁股年代(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那时候的热天,一天真的是那么漫长。大人们一天做事累了,回家路上在树荫下歇一会,如果一阵轻凉的风过来,真是舒服。
我们孩子们白天热,中午都睡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那些凳子光光的凉凉的。
但那时没有电风扇呀,当然每家都有几把大蒲扇。好事者题诗为:六月天气热,扇子不会借。若要借扇子,等到十二月。
晚上是漫长的。那时没有电灯的。我们孩子们疯玩后,也不再闹了。再闹是会挨打的。院子的晒谷坪里有好多人在乘凉,有的人带条板凳,有的人躺在竹椅上。大家有的闲聊,有的听人讲白话了。
爷是最会讲白话了。他那时真是神了。讲得最多的是《三国演义》和《西游记》里的人物故事。那时候大人谈得最多的是三国里的人物,我们最恨的是奸雄曹操,最佩服的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天,爷和叔叔因为三国里的一件事吵起来,且越吵越凶,要不是没人劝,打起来真有可能。小孩们最喜欢听《西游记》,每天晚上我们小孩缠着他讲。他讲得实在精彩。有时候你去听不笑破肚子才怪。他也借此得些凉茶的待遇和让小孩子扇扇子的好处。
最难忘的是三娘讲红毛野人的故事。那真是听得让人毛发倒竖。记得是,小孩子妈妈外出了,红毛野人来敲门,说是自己的婆婆。她给人一粒糖,你开了门。她和你一起睡觉。到了深夜,她露出长长的牙齿,伸出毛手毛脚,将孩子的手和脚吃得嘣嘣响。我三娘讲得更逼真,更有趣味,我的笔真是没法写的。那时有一家刚好闹吊颈鬼。晚上一个人真不敢睡。

我们的光屁股年代


承包到户后,我三娘在一次大的热病中去世了。比我三叔晚走了两年。真的,好可惜。
三捉泥鳅
我家门前那条弯弯曲曲的河,那时候是那么宽那么深。河上那座古老的两拱石桥,长满了藤蔓和青苔。桥面用三尺来宽五六尺长的石板铺成,桥沿上是一排约一丈长两尺宽两尺厚的长青石。青石上有刻着中国象棋棋盘。桥两头各有十几级台阶。沿水流而下约几十步,是一座十来丈宽的水坝。小时候真弄不明白为什么桥和水坝要修在河面最宽处。
每年四五月间,插完早稻田前后,雨水特别多。河里发几回大水,那就好捕鱼了。我们那时候真没事,每天跟在大人后边看。一般是下过雨后,河里发了大水,大人们戴着斗笠,穿着簔衣,双手拿着捞斗,在河边捞。那时候用捞斗能捞到一些小鱼虾,泥鳅,黄鳝,螃蟹。要是得一份提鱼篓的差事,那真开心不过了。熟人是不会叫我拿鱼篓的,我娘生怕我跌进河里淹死,跟他们说过不带我的。大人用一种一丈见方的鱼网,用一只长约七八尺的杉树吊住鱼网的四角,在水流不是很急的河堤上,把鱼网慢慢放下去,过会再扳上来。我们叫扳鱼。扳鱼比用捞斗要强好多的,捉的鱼大,种类也多,运气好扳个差不多一斤鲤鱼或草鱼什么的,一个下午捉个三五斤鱼的。这看捕鱼,真是有味。就好象小孩子看大人打麻将,在旁边看得一个起劲。撒网捕鱼,真是一个技术活。捕鱼人将鱼网用双手理顺,嘴上咬着鱼网索子一角,然后使劲往河里撒开。

我们的光屁股年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