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宋朝(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苏轼当时生活很无聊,他属于“眼动眉不动,眉动翻白眼”的那种,再加上说话缓慢。总像喝了酒一样,动作迟缓,久而久之,人们总觉得这孩子脑袋有问题。苏轼记得,当时他爹不厌其烦的问他,你这样子,这么磨叽,以后我走了怎么放心啊!于是,苏轼慢慢回过头来,慢慢抬眼看向他爹的眼睛,慢慢开口,慢慢吐出几个字:爹,你,不,用,担,心。他爹直叹气:然呢后?苏轼,烤,红,薯,啊!然后呢?苏轼,存,钱,买,房,子。然后呢?苏轼,娶,媳,妇,生,孩,子;然后呢,让,儿,子,烤,红,薯。然后呢?攒,钱,娶,媳,妇……
这样的对话,常常能维持好几天的时间,有时候来买烤红薯的人等死了。但不论如何,这样滑稽的对话结束了,因为在一个清晨,苏轼的爹去世了。
让诗词飞扬02章
苏轼只身回到中原,来到汴京,忽然发现大家都喜欢词,苏轼缺钱,但会朗诵词作品,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为了活下去,苏轼开始整天写词,然后投个一本叫《知音诗客》的杂志,我当时是这本杂志的责编,直到两千年的现在,我依然记得苏轼投给我的第一首诗,他是这样写的——《冬天的雪片》: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
很明显,这样的诗歌会影响整本杂志严肃活波的文风,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苏轼说,此篇文章不错,描写到位,情节很好,但总体风格跟杂志不和,希望再接再厉,仔细研究杂志的样诗,期待你下一次的投稿。
因为老是上不了稿子,苏轼特别郁闷。后来他又给我回了一封信,用一首诗的形式。是这么写的——《投稿难》:
啊!高如蓝天,投稿之难,请编辑吃饭?别人都上稿,稿费成万贯家产。又闻编辑说退稿,我不愁,此地不留爷,可上其他他报端。使人闻之丧胆。投稿之难,高如蓝天!到底要怎么样啊。
这篇稿子投出去以后,苏轼就上稿了,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在杂志发表诗歌,但苏轼显得很冷静,他似乎从中看出了端倪,觉得叛逆浪漫才是出头之日,什么规规矩矩写诗投稿那是浮云。而且,他也是从这个时候才正式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他甚至认为《投稿之难》之所以被选上,完全是编辑出于羞辱他的目的。于是苏轼决定挑战全国词界。
他决定自己办一份杂志 ,名叫 《独唱词》。之所以叫《独唱词》是因为整本杂志也只有他一个人的词。出乎意料的是,这本杂志很畅销。原因有二,一则它是免费的,二则当时还没有普及手纸这东西,汴京街道上的公厕,只备了一些树叶和土块。一时间,汴京人只能用树叶和土块擦屁股。尽管如此,苏轼的杂志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至少绕乱了当时的词界。宋朝词人协会一度决定打击苏轼,从《独唱词》下手,罪名是通过盗版非法赢利 。但很快,他发现了一个事实。
这样的对话,常常能维持好几天的时间,有时候来买烤红薯的人等死了。但不论如何,这样滑稽的对话结束了,因为在一个清晨,苏轼的爹去世了。
让诗词飞扬02章
苏轼只身回到中原,来到汴京,忽然发现大家都喜欢词,苏轼缺钱,但会朗诵词作品,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为了活下去,苏轼开始整天写词,然后投个一本叫《知音诗客》的杂志,我当时是这本杂志的责编,直到两千年的现在,我依然记得苏轼投给我的第一首诗,他是这样写的——《冬天的雪片》: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
很明显,这样的诗歌会影响整本杂志严肃活波的文风,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苏轼说,此篇文章不错,描写到位,情节很好,但总体风格跟杂志不和,希望再接再厉,仔细研究杂志的样诗,期待你下一次的投稿。
因为老是上不了稿子,苏轼特别郁闷。后来他又给我回了一封信,用一首诗的形式。是这么写的——《投稿难》:
啊!高如蓝天,投稿之难,请编辑吃饭?别人都上稿,稿费成万贯家产。又闻编辑说退稿,我不愁,此地不留爷,可上其他他报端。使人闻之丧胆。投稿之难,高如蓝天!到底要怎么样啊。
这篇稿子投出去以后,苏轼就上稿了,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在杂志发表诗歌,但苏轼显得很冷静,他似乎从中看出了端倪,觉得叛逆浪漫才是出头之日,什么规规矩矩写诗投稿那是浮云。而且,他也是从这个时候才正式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他甚至认为《投稿之难》之所以被选上,完全是编辑出于羞辱他的目的。于是苏轼决定挑战全国词界。
他决定自己办一份杂志 ,名叫 《独唱词》。之所以叫《独唱词》是因为整本杂志也只有他一个人的词。出乎意料的是,这本杂志很畅销。原因有二,一则它是免费的,二则当时还没有普及手纸这东西,汴京街道上的公厕,只备了一些树叶和土块。一时间,汴京人只能用树叶和土块擦屁股。尽管如此,苏轼的杂志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至少绕乱了当时的词界。宋朝词人协会一度决定打击苏轼,从《独唱词》下手,罪名是通过盗版非法赢利 。但很快,他发现了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