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自传】婚礼之上(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大叔说:我就是只喝酒不吃饭,看看咱俩谁先死,看看谁死谁头里。后来不用说,大叔赢了。母亲去的时候牟大姨说:人这一辈子谁知道谁什么样啊,我让了他一辈子,没想到死他也要抢我头里,你说稀罕不稀罕,这下好了,他死了,我也清净几天。
王大姨:王大姨与母亲也曾在一个单位工作过,她的男人刘叔是父亲的师兄弟,是父母给她俩做的媒。相比之下,我感觉与王大姨的关系更近一些,因为两家来往的更密切一些,我上高中时候还去王大姨家住过一段时间呢。后来记得刘叔经常与父亲一边喝着简陋的小酒一边说他是看着我长大的,特别是他讲起有次亲眼见我在襁褓里吃屎的样子时更来劲,而且每次都描述得都很详细,什么又抓又舔的弄得满身满脸都是,就像真的一样不由得我不信。我也曾多次向父母求证过到底有没有我吃屎这件事,没有答案,那就只好相信刘叔了。
陈木匠
单位里有专职木工,就陈木匠一个人,在分厂归后勤。他的工作间里有一张大案子,案子上摆满了刨好的各式木料长短不齐,刨花零散的滚在案子边角处,如果你想坐在案子上总要事先把锯末吹走。案子底下是各种布满灰尘的工具箱,陈年不用的旧木料懒散腐败后与老鼠蜘蛛为伍,几双破鞋每日被弄来弄去却依旧耀武扬威地开怀大笑。案子的对面是送来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尽是一些破门窗,烂抽屉,瞎木盒,瘸椅子,病长凳,也夹杂着一些个人偷送来的私活。墙上挂着大小手锯弓子锯和拉大锯,还有雨伞黑兜和一嘟噜咸菜,挂工作服的地方贴几张摞起来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对面墙上有一张老旧的世界地图。陈木匠工作相对轻松,每天来厂的首要任务是喝茶抽烟看小说,一般来活他三锛两斧子就能糊弄好,没有急任务,也没人催他。陈木匠喜欢抽烟也有一套抽烟的绝活,那会儿的烟卷大多没有过滤嘴,陈木匠抽一天烟最多能有一个烟屁股,每次看他抽到最后时候总是另拿一只出来把一头捏一捏,落下烟丝后把旧烟屁股塞进另一只烟卷头上接起来继续抽,陈木匠最长的烟筒能接五支烟卷双手托住抽,他说这样的好处是既节约又安全防火,他屋里全是易燃品啊。
这一招我学会后不得了了,为了节约一个烟屁股,这种接烟筒抽法,从好玩开始每天的吸烟量大增,后来我发现陈木匠留了一手没说,他有时会把一个烟屁股留下,想抽烟时再接上,而我只学会接忘记停了,看来照猫画虎就是不行啊,为了节约一个烟屁股改革了抽烟的方式却增大了烟瘾不说,多了多少二手烟害了多少人啊。
下面是一段上世纪八几年我与陈木匠关于抽烟的对话,我记下来可能是当时我认为这段对话很有意思,今录于下。嘿嘿:
我:陈师傅,抽烟,我给你点着,嗨嗨,倒了倒了。
陈:要要,倒了倒了,怪不得我吃着热乎乎的没烟味呢。
我:换一只,换一只。
陈:不用不用,我使使劲就把它吸过来了,哼,还抽烟呢,带个嘴也没看着,让人家笑话。嗨,这烟还有带嘴的,我没吸过,带个嘴没用,烟丝跟两毛的一样,金叶防潮纸的三毛六,都一样,都是七公分,我给你量量你看,七公分,是吧。
我:呵,我没注意过,还真是都七公分长,多个嘴没啥用啊。
陈:我抽习惯两毛的了,那个没烟屁股,算了,还抽两毛的吧,让人笑话,还是老烟鬼老抽烟的呢。
一六八挨日
回老家的路上沿河向北走到大石桥,下面就是北坝崖,每逢初一十五潍县大集,河滩里也是熙熙攘攘一片繁荣。物以类聚,随行就市卖得好,卖针卖线的紧靠坝崖,这里被称为“针市”。针市里半口子老婆很多,她们东跑西颠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江湖女侠,许多是头天晚上从外地赶来夜里住下,晚不了第二天出早市。早市奇早,买卖偷货的鬼市还早。据说这些老婆夜里不闲着,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买卖人,夜里顺手找男人慰藉一下心灵而且还半卖半玩有吃喝,何乐不为。你看:有人开放早,有的特区小,针市红灯区,买卖真不少,是吧。在我们当地“崖”读“挨”,“针市”意同“真是”。比方说我做了件令你不太满意的事或是说了句让你听后有点尴尬的话,你就会不温不火不想说破又不得不说的来一句:
王大姨:王大姨与母亲也曾在一个单位工作过,她的男人刘叔是父亲的师兄弟,是父母给她俩做的媒。相比之下,我感觉与王大姨的关系更近一些,因为两家来往的更密切一些,我上高中时候还去王大姨家住过一段时间呢。后来记得刘叔经常与父亲一边喝着简陋的小酒一边说他是看着我长大的,特别是他讲起有次亲眼见我在襁褓里吃屎的样子时更来劲,而且每次都描述得都很详细,什么又抓又舔的弄得满身满脸都是,就像真的一样不由得我不信。我也曾多次向父母求证过到底有没有我吃屎这件事,没有答案,那就只好相信刘叔了。
陈木匠
单位里有专职木工,就陈木匠一个人,在分厂归后勤。他的工作间里有一张大案子,案子上摆满了刨好的各式木料长短不齐,刨花零散的滚在案子边角处,如果你想坐在案子上总要事先把锯末吹走。案子底下是各种布满灰尘的工具箱,陈年不用的旧木料懒散腐败后与老鼠蜘蛛为伍,几双破鞋每日被弄来弄去却依旧耀武扬威地开怀大笑。案子的对面是送来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尽是一些破门窗,烂抽屉,瞎木盒,瘸椅子,病长凳,也夹杂着一些个人偷送来的私活。墙上挂着大小手锯弓子锯和拉大锯,还有雨伞黑兜和一嘟噜咸菜,挂工作服的地方贴几张摞起来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对面墙上有一张老旧的世界地图。陈木匠工作相对轻松,每天来厂的首要任务是喝茶抽烟看小说,一般来活他三锛两斧子就能糊弄好,没有急任务,也没人催他。陈木匠喜欢抽烟也有一套抽烟的绝活,那会儿的烟卷大多没有过滤嘴,陈木匠抽一天烟最多能有一个烟屁股,每次看他抽到最后时候总是另拿一只出来把一头捏一捏,落下烟丝后把旧烟屁股塞进另一只烟卷头上接起来继续抽,陈木匠最长的烟筒能接五支烟卷双手托住抽,他说这样的好处是既节约又安全防火,他屋里全是易燃品啊。
这一招我学会后不得了了,为了节约一个烟屁股,这种接烟筒抽法,从好玩开始每天的吸烟量大增,后来我发现陈木匠留了一手没说,他有时会把一个烟屁股留下,想抽烟时再接上,而我只学会接忘记停了,看来照猫画虎就是不行啊,为了节约一个烟屁股改革了抽烟的方式却增大了烟瘾不说,多了多少二手烟害了多少人啊。
下面是一段上世纪八几年我与陈木匠关于抽烟的对话,我记下来可能是当时我认为这段对话很有意思,今录于下。嘿嘿:
我:陈师傅,抽烟,我给你点着,嗨嗨,倒了倒了。
陈:要要,倒了倒了,怪不得我吃着热乎乎的没烟味呢。
我:换一只,换一只。
陈:不用不用,我使使劲就把它吸过来了,哼,还抽烟呢,带个嘴也没看着,让人家笑话。嗨,这烟还有带嘴的,我没吸过,带个嘴没用,烟丝跟两毛的一样,金叶防潮纸的三毛六,都一样,都是七公分,我给你量量你看,七公分,是吧。
我:呵,我没注意过,还真是都七公分长,多个嘴没啥用啊。
陈:我抽习惯两毛的了,那个没烟屁股,算了,还抽两毛的吧,让人笑话,还是老烟鬼老抽烟的呢。
一六八挨日
回老家的路上沿河向北走到大石桥,下面就是北坝崖,每逢初一十五潍县大集,河滩里也是熙熙攘攘一片繁荣。物以类聚,随行就市卖得好,卖针卖线的紧靠坝崖,这里被称为“针市”。针市里半口子老婆很多,她们东跑西颠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江湖女侠,许多是头天晚上从外地赶来夜里住下,晚不了第二天出早市。早市奇早,买卖偷货的鬼市还早。据说这些老婆夜里不闲着,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买卖人,夜里顺手找男人慰藉一下心灵而且还半卖半玩有吃喝,何乐不为。你看:有人开放早,有的特区小,针市红灯区,买卖真不少,是吧。在我们当地“崖”读“挨”,“针市”意同“真是”。比方说我做了件令你不太满意的事或是说了句让你听后有点尴尬的话,你就会不温不火不想说破又不得不说的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