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吴仪:上帝为我创造另一半一直没出现(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兰州女中老校长杜瑞兰曾回忆,那时的女生多留长辫,吴仪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男孩子。“班花排不上她,我都没有注意过她穿不穿裙子。”吴仪北京石油学院的大学同学回忆道,“她瘦,皮包骨。”那时吴仪是班主席,当时班上有将近40个人,只有8个女生。“一直是短发。”吴仪的大学辅导员林世洪,3月6日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大学时候的吴仪,一直“被人叫作"假小子"”。上世纪90年代,一名采访过吴仪的记者这样描述她的长相:“吴仪长得挺帅,皮肤白皙,五官端庄。线条虽然略硬了一点儿,却为眉宇间添上几分豪爽之气,使她的面孔更加生动。”
(推荐资讯:经典英语散文,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 帅,是吴仪步入政坛时的仪表特征。1988年,吴仪在电视台作为北京市副市长候选人亮相时,便穿着夹克,戴着黑方框眼镜。吴仪后来承认,她和一般女士在爱好上有一些不同:“我不像别的女同志那样喜欢逛商场。”但是,吴仪爱美的天性却和别的女性没有什么区别。1991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和99位正副女市长聚集杭州,成立中国女市长联谊会。当天晚上,53岁的她在出席晚宴时,冷不丁穿出一袭漂亮的旗袍,顿时点亮了以中性着装为主的晚宴。

吴仪:上帝为我创造另一半一直没出现


看到吴仪漂亮的衣服,好几个市长马上回房换上旗袍出场。而她出现在国际舞台以后,媒体这样描述吴仪的仪表衣着:“她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总是衣着典雅,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常看苏联小说对爱情理想化
“国家强大,是实干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她对于现实主义的履行便是崇尚实干。她形容自己第一是肯干,第二是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她常说:“人前的潇洒是用人后的艰辛劳动换来的。”
1967年的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后改名为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连个村庄都没有。不满30岁的吴仪以技术员的身份,坐着一辆212吉普车来到这里。她打眼儿放炮,开着推土机拓荒;她在机器轰鸣的常减压车间里当过司泵工,在一次事故中,她被气浪弹飞出去。“一叶孤舟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漂浮,要善于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点。一旦找到了,别人就不能动摇我。我比较顽强,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能让舆论左右我。一个单身的女人,没有这一条,很难坚持下去”。
但从青年时期开始,吴仪的身上便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年轻时的吴仪,是一个“文学青年”。尤其对苏联文学情有独钟,以至于一部关于石油工人铺设西伯利亚输油管线的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决定了她对专业的选择——一辈子干石油工业(推荐资讯:真实的换妻俱乐部故事,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 。随后,苏联电影《曙光照耀着莫斯科》里那位精明强干的女厂长,又成为她刻意追求的楷模。

吴仪:上帝为我创造另一半一直没出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