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孙中山生平及轶事_历史故事(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已经爆发。1920年10月,在孙中山的督促下,陈炯明率粤军攻克广州。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护法军政府。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二次护法运动又告失败。此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初驱逐陈炯明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派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邀请苏联政治和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
同年10月在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终因积劳病剧,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二、孙中山自选墓葬地
中山陵建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生前自己决定的。
关于孙中山自选墓址,见于史料记载的,最可靠的是他的德国医生克礼于1925年3月12日,即孙中山逝世的当天所发表的孙中山病逝报告。这份报告说:quot;孙中山昨日下午发表其对于诸事之最后嘱咐,并曾告孙夫人,愿如其友人列宁保存遗体,且愿葬于南京。quot;1925年3月16日的上海《民国日报》报导孙中山临终前与汪精卫的谈话中,更明确的提出quot;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quot;
孙中山是广东人,逝世于北京,为什么要选中南京紫金山作为自己的墓地呢?对这个问题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多次到过灵谷寺,该寺的住持老和尚向他推荐了这块宝地。孙中山是一位接受过西方科学思想的民主革命家,不会迷信风水,何况如果不是孙中山自己先说起,老和尚也不会无端向他推荐墓地,这一说法不足信。
还有一说是: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与胡汉民、郭汉章等人到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曾笑对左右说:quot;待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杯土,以安置躯壳尔。quot;这种说法确有其事,但是,紫金山雄伟的气势并不是孙中山所以要葬于此的根本原因。
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五次环行世界,到过许多地方,偏偏在南京逗留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孙中山在南京的时期,正是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创立的阶段,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个月,却是他的理想,他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三个月,因此,孙中山对南京怀有深厚的感情。当时南京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要葬于南京,正是要鼓励同志继续努力,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其寓意是深远的。孙中山自己在临终前与汪精卫谈起要葬于南京时就指出:quot;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quot;这就明确指出了孙中山要葬于南京的根本原因。
同年10月在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终因积劳病剧,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二、孙中山自选墓葬地
中山陵建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生前自己决定的。
关于孙中山自选墓址,见于史料记载的,最可靠的是他的德国医生克礼于1925年3月12日,即孙中山逝世的当天所发表的孙中山病逝报告。这份报告说:quot;孙中山昨日下午发表其对于诸事之最后嘱咐,并曾告孙夫人,愿如其友人列宁保存遗体,且愿葬于南京。quot;1925年3月16日的上海《民国日报》报导孙中山临终前与汪精卫的谈话中,更明确的提出quot;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quot;
孙中山是广东人,逝世于北京,为什么要选中南京紫金山作为自己的墓地呢?对这个问题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多次到过灵谷寺,该寺的住持老和尚向他推荐了这块宝地。孙中山是一位接受过西方科学思想的民主革命家,不会迷信风水,何况如果不是孙中山自己先说起,老和尚也不会无端向他推荐墓地,这一说法不足信。
还有一说是: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与胡汉民、郭汉章等人到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曾笑对左右说:quot;待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杯土,以安置躯壳尔。quot;这种说法确有其事,但是,紫金山雄伟的气势并不是孙中山所以要葬于此的根本原因。
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五次环行世界,到过许多地方,偏偏在南京逗留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孙中山在南京的时期,正是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创立的阶段,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个月,却是他的理想,他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三个月,因此,孙中山对南京怀有深厚的感情。当时南京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要葬于南京,正是要鼓励同志继续努力,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其寓意是深远的。孙中山自己在临终前与汪精卫谈起要葬于南京时就指出:quot;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quot;这就明确指出了孙中山要葬于南京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