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连队战两千日军 牺牲数惊卫立煌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一见如故生死相交
朱德初次和卫立煌见面是在1938年1月12日。那天,他二人由临汾同赴洛阳,参加蒋介石召开的第一战区、第二战区高级军官会议。途中,朱德和卫立煌同乘一节车厢,朝夕相处。朱德以他自己的经历,联系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实际,讲了许多事。当卫立煌听到朱德出身贫寒,为追求真理而找到孙中山的一段经历,感到和他自己青年时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因而产生了共鸣,后来听到朱德牺牲个人的一切以解救中国人民的苦难,不惧艰难,从事革命工作,朱德那种视富贵功名如粪土,为国为民敢于赴汤蹈火,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精神,更让卫立煌感到其人胸怀之远大、志向之高远、人格之高尚,令人可钦可敬。同时,他也从朱德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光明前途,看到了八路军的根基及力量之所在。这次谈话虽是一次随便的旅途闲谈,但那不平凡的内容和高深的哲理,却深深地印在卫立煌的头脑中,使他终生不能忘记。
他赞扬朱德朴素、谦虚、诚恳,和蔼、平易近人,襟怀宽阔,志向高远。卫立煌坦诚地表示:八路军的战略战术、战斗意识及群众工作经验,都值得自己的部队好好学习。由于抗日目标的一致,朱德和卫立煌谈得甚为投机。
1938年1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带着本部的两个军长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朱德首先代表八路军总部致简短的欢迎词,在称赞卫立煌抗战最坚决的同时,也鼓励说:“今天欢迎卫总司令和两位军长,希望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坚决合作,抗战到底,把敌人消灭!”卫立煌接着也发表了长篇讲话。卫立煌的讲话充满激情,既有对过去内战的坦白自责,也有对抗战时局及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希望,还有对八路军诚恳的鼓励和褒奖,这使与会者很受鼓舞。讲话结束后,由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其中有活报剧《八百壮士》《忻口之战》,秧歌舞剧《全民总动员》,新编京剧《三打雁门关》,卫立煌看了赞不绝口。他边看边同朱德探讨部队的宣传鼓动工作,探讨八路军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当即表示,回去后要学习八路军的经验,并请求朱德为他物色推荐一些人到他的部队去,朱德爽快地答应了。
不久,几十位进步青年就来到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参照八路军的样子,组建了战地工作团,成为当时国民党各战区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线。从这以后,朱德与卫立煌的友谊日益发展,每次见面都会促膝长谈。朱德也经常送些进步书刊给卫立煌,对于促进他思想进步,坚持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8年2月,日军集结了10余万兵力,由太原南下,企图一举侵占山西的南部,将中国军队逐过黄河以南以西,然后建立华北伪政权。为此,2月17日,阎锡山、卫立煌邀朱德到临汾附近的土门镇开会,讨论如何打好韩信岭战役,如何共同抵御日军由太原向晋南进攻的问题。这期间,朱德多次和卫立煌长谈,直至深夜。自从朱德和卫立煌一起参加洛阳军事会议并一起在临汾商讨如何御敌,发现卫立煌接受了朱德很多意见,思想转变很大,谋求在灵石县韩信岭好好打一仗的意愿甚是坚强,所以,朱德也一直不断注意这个统战对象还有些什么思想问题,好尽力帮助他解决,巩固他坚持华北抗战的决心。
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率总部离开洪洞县,向晋东南转移。途中,突然与袭击长治得手后又向临汾出击的日军遭遇。这时朱德和左权身边只有总部警通营的两个连约300人,不及敌人兵力的十分之一,但考虑到临汾城驻有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和大批居民,便决定冒险进( 推荐阅读:伤感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行阻击。这样,数百名八路军战士在朱德、左权的巧妙指挥下,阻击日军一个旅团三天之久,为临汾军民安全转移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事后,卫立煌对朱德和左权率领的八路军这种舍己救人做法称赞不已。
朱德初次和卫立煌见面是在1938年1月12日。那天,他二人由临汾同赴洛阳,参加蒋介石召开的第一战区、第二战区高级军官会议。途中,朱德和卫立煌同乘一节车厢,朝夕相处。朱德以他自己的经历,联系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实际,讲了许多事。当卫立煌听到朱德出身贫寒,为追求真理而找到孙中山的一段经历,感到和他自己青年时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因而产生了共鸣,后来听到朱德牺牲个人的一切以解救中国人民的苦难,不惧艰难,从事革命工作,朱德那种视富贵功名如粪土,为国为民敢于赴汤蹈火,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精神,更让卫立煌感到其人胸怀之远大、志向之高远、人格之高尚,令人可钦可敬。同时,他也从朱德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光明前途,看到了八路军的根基及力量之所在。这次谈话虽是一次随便的旅途闲谈,但那不平凡的内容和高深的哲理,却深深地印在卫立煌的头脑中,使他终生不能忘记。
他赞扬朱德朴素、谦虚、诚恳,和蔼、平易近人,襟怀宽阔,志向高远。卫立煌坦诚地表示:八路军的战略战术、战斗意识及群众工作经验,都值得自己的部队好好学习。由于抗日目标的一致,朱德和卫立煌谈得甚为投机。
1938年1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带着本部的两个军长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朱德首先代表八路军总部致简短的欢迎词,在称赞卫立煌抗战最坚决的同时,也鼓励说:“今天欢迎卫总司令和两位军长,希望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坚决合作,抗战到底,把敌人消灭!”卫立煌接着也发表了长篇讲话。卫立煌的讲话充满激情,既有对过去内战的坦白自责,也有对抗战时局及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希望,还有对八路军诚恳的鼓励和褒奖,这使与会者很受鼓舞。讲话结束后,由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其中有活报剧《八百壮士》《忻口之战》,秧歌舞剧《全民总动员》,新编京剧《三打雁门关》,卫立煌看了赞不绝口。他边看边同朱德探讨部队的宣传鼓动工作,探讨八路军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当即表示,回去后要学习八路军的经验,并请求朱德为他物色推荐一些人到他的部队去,朱德爽快地答应了。
不久,几十位进步青年就来到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参照八路军的样子,组建了战地工作团,成为当时国民党各战区中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线。从这以后,朱德与卫立煌的友谊日益发展,每次见面都会促膝长谈。朱德也经常送些进步书刊给卫立煌,对于促进他思想进步,坚持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8年2月,日军集结了10余万兵力,由太原南下,企图一举侵占山西的南部,将中国军队逐过黄河以南以西,然后建立华北伪政权。为此,2月17日,阎锡山、卫立煌邀朱德到临汾附近的土门镇开会,讨论如何打好韩信岭战役,如何共同抵御日军由太原向晋南进攻的问题。这期间,朱德多次和卫立煌长谈,直至深夜。自从朱德和卫立煌一起参加洛阳军事会议并一起在临汾商讨如何御敌,发现卫立煌接受了朱德很多意见,思想转变很大,谋求在灵石县韩信岭好好打一仗的意愿甚是坚强,所以,朱德也一直不断注意这个统战对象还有些什么思想问题,好尽力帮助他解决,巩固他坚持华北抗战的决心。
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率总部离开洪洞县,向晋东南转移。途中,突然与袭击长治得手后又向临汾出击的日军遭遇。这时朱德和左权身边只有总部警通营的两个连约300人,不及敌人兵力的十分之一,但考虑到临汾城驻有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和大批居民,便决定冒险进( 推荐阅读:伤感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行阻击。这样,数百名八路军战士在朱德、左权的巧妙指挥下,阻击日军一个旅团三天之久,为临汾军民安全转移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事后,卫立煌对朱德和左权率领的八路军这种舍己救人做法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