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彭德怀追悼会上,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引发争议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众所周知,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为民请命”而遭到错误批判,被罢官,迁居到了京郊挂甲屯,这使得彭德怀与浦安修陷入到了巨大的痛苦当中。
浦安修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自从彭总被打倒,她在外面也遭到了各种冷遇、白眼、刁难,感到了沉重的政治压力。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人给她做工作,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
一边是党中央的定调,一边是自己的丈夫,浦安修经过痛苦的挣扎,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离婚报告交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这份报告最终被转交到了邓小平手上,但是邓小平却在离婚报告上批示: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浦安修又让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转达她的离婚要求。当时彭德怀久久地坐在沙发上,双眼紧闭,半天沉默不言。最后,他站起来对侄女说:“梅魁,我的问题没有结束,她的压力( 推荐阅读:一夜缠绵 女人要定你,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太大了,离就离吧,这也迫不得已,是政治需要,她也只好走这条路。”
在正式分手的时刻,彭德怀拿来了一个梨,跟浦安修说:“我同意离婚,但不吃梨,因为我内心里是不愿意分手的。安修,你要是坚信我彭德怀是个无辜受害者,你就不要吃梨。如果你有丁点怀疑我是个反字号人物,就请痛痛快快地吃掉属于你的那半个梨,从此我们一刀两断。”

彭德怀追悼会上,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引发争议_历史故事


浦安修经过痛苦的挣扎,还是把梨吃了下去。彭德怀抓起剩下的半个梨,使劲丢在了地上!
从此,两人分道扬镳。因此,在彭总最困难的时刻,他的至亲之人却没能陪伴在他身边。甚至于在彭总病危之际,浦安修也没有去看他最后一眼,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
文革结束后,彭德怀被彻底平反,浦安修才如梦方醒,她曾经向彭德怀的好友杨献珍哭诉道:“彭德怀是对的,他坚决不吃分手梨的决定对极了!而我,则吃错了分手梨!”
但是,彭德怀亲属们对浦安修心里的疙瘩一时是很难解开的。彭德怀平反后,在追悼会的准备期间,彭总的侄女彭梅魁、彭钢、侄子彭康白曾提出,浦安修不能以“夫人”的身份参加追悼活动。因为浦安修当年已经提出了离婚,而且在彭总最需要的时候一次都没有去看过他。
为此,还是黄克诚大将亲自去给他们做工作,苦口婆心地劝说:“文化大革命是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人的性格都扭曲了,不能以文革中发生的事情做依据来评判人。尽管浦安修提出过离婚,可没有哪个机关批准他们离婚。既没有离婚手续,当然还是合法夫妻。那时浦每回一次彭总的住处挂甲屯,回北师大后组织上就逼她写汇报,她是何等的违心、何等的无奈呀!她能从文革中走过来也不容易。浦在北师大也是"黑帮",也遭受批判、蹲"牛棚",请侄子侄女们谅解。”
彭德怀侄女彭钢后来也回忆道,伯伯生前也叫他们原谅浦安修,因为她毕竟没有在专案人员的压力下“揭发”彭的什么问题。想到伯伯的教导,她还是原谅了浦安修。

彭德怀追悼会上,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引发争议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