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比戚继光更能打仗的抗倭名将_历史故事(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俞大猷在金门一呆就是5年,僻居一隅,年事渐高,胸怀大志的他有了紧迫感。嘉靖十九年,即公元1540年,他给主官监察的佥都御史陈伍山一连写了两封信。第一封是《上佥宪伍山陈公条陈用兵二弊二便书》,针对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出没无常、难以剿灭的海盗,俞大猷分析主要在于“上不能用将,将不能用兵”的“二弊”,提出“二便”之策:“其一曰委任当极其至也”,“其一曰赏费当有所取足也”。信最后指出:“失今不治,养成闽广之患,积数十年,国家东南之祸不知所终矣。”此后倭寇猖獗的事实,说明俞大猷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第二封为《又呈画处官澳三策》。官澳位于金门东北,属俞大猷管辖区域,这里盗贼出没,侵扰不断,他建议不必动用武力清剿,而是自告奋勇地挺身而出,“携妻子质镇其地”。用德治之法,使当地贼寇,“卖刀买牛,卖剑买犊,归化向顺,安生治业。
”
两封信所指,都是当时为害一方的盗贼,治理的措施一从兵入手,一从民着眼,不仅切中时弊,且操作性强,若采纳执行,定能大见成效。可官居朝廷要职的陈伍山不仅置若罔闻,还认为俞大猷擅自越权,多管闲事:“若武人何以书为?”对他处以杖击、夺官的严厉处罚。一番热心谋划,换来的却是无理无情的打击,俞大猷冷笑道:“此岂吾自见之地耶!”即便如此,后来,他在松江见到陈伍山,不仅没有抱怨指责,还以师礼相待。武将睚眦必报者甚多,似俞大猷这等心胸豁达之人少矣。
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8月,明廷在元朝后裔鞑靼大举内犯无力抵御的情况下,下诏选拔天下将才。俞大猷得知,前往应试,不无自负地向广选武臣的巡按御史徐宗鲁说道:“俞大猷于九边形势虚实无所不知,古今兵法韬略无所不究,且于忠孝诗书运于其间。朝廷大用之,当见大效,小用之,当见小效。计以塞明诏,无逾猷者。”经过一番考核,徐宗鲁觉得俞大猷所言不虚,便向兵部推荐。兵部尚书毛伯温对俞大猷几年前的上书仍记忆犹新,不觉格外赏识。又在泉州同乡、右佥都御史邱养浩等人的大力推荐下,俞大猷( 推荐阅读:英语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终于受到重用,任命他为汀漳守备,即福建汀州、漳州二府最高军事长官,署指挥佥事。
”
两封信所指,都是当时为害一方的盗贼,治理的措施一从兵入手,一从民着眼,不仅切中时弊,且操作性强,若采纳执行,定能大见成效。可官居朝廷要职的陈伍山不仅置若罔闻,还认为俞大猷擅自越权,多管闲事:“若武人何以书为?”对他处以杖击、夺官的严厉处罚。一番热心谋划,换来的却是无理无情的打击,俞大猷冷笑道:“此岂吾自见之地耶!”即便如此,后来,他在松江见到陈伍山,不仅没有抱怨指责,还以师礼相待。武将睚眦必报者甚多,似俞大猷这等心胸豁达之人少矣。
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8月,明廷在元朝后裔鞑靼大举内犯无力抵御的情况下,下诏选拔天下将才。俞大猷得知,前往应试,不无自负地向广选武臣的巡按御史徐宗鲁说道:“俞大猷于九边形势虚实无所不知,古今兵法韬略无所不究,且于忠孝诗书运于其间。朝廷大用之,当见大效,小用之,当见小效。计以塞明诏,无逾猷者。”经过一番考核,徐宗鲁觉得俞大猷所言不虚,便向兵部推荐。兵部尚书毛伯温对俞大猷几年前的上书仍记忆犹新,不觉格外赏识。又在泉州同乡、右佥都御史邱养浩等人的大力推荐下,俞大猷( 推荐阅读:英语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终于受到重用,任命他为汀漳守备,即福建汀州、漳州二府最高军事长官,署指挥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