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毛泽东百战百胜的神秘武器_历史故事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作者:佚名) 红军有秘密“武器”,可是博古、李德不会用,毛泽东会用
1932年初,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第3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缴获了大量敌人的装备,包括多部无线电台。为此,中革军委决定将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任务的侦察台从通信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二局成立后,在局长曾希圣的领导下,侦听能力迅速提高,通过刻苦努力,多次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多种版本的密电码,为红军反“围剿”提供了可靠情报。在中央红军长征前,中革军委二局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破译国民党军队各类密电的能力,成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秘密武器。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连续突破了3道封锁线,於11月中旬,进入湘南。此时,军委二局破译的敌人军情为:国民党军队忙於追堵红军,湖南中部尚未形成堡垒区,相对空虚,而在西面的湘江地区,几乎已经形成了口袋状的第4道封锁线。针对这种情况,获知情况的毛泽东建议北向湖南中部挺进,彭德怀主张向北进军湘潭、宁乡、益阳,避开敌人的追堵,调动敌人到湖南歼灭之。可是当时的党中央总负责人博古和负责指挥红军作战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听不进任何意见,顽固坚持到湘西去和红2、6军团会合的主张,不顾一切地硬往敌人的口袋里钻,结果打了大败仗。红军在11月27日至12月1日突破第4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中损失5万余人,占总兵力的58%以上。
黎( 推荐阅读:经典英语散文,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平转兵,秘密“武器”初显锋芒
蒋介石得知红军抢渡湘江后,他清楚贵州方向国民党军布防薄弱,於12月2日,蒋介石将其5路“追剿”军改为两个兵团,企图将红军在诱往湘西的路上聚歼,并命令黔军王家烈部在锦屏、黎平一线阻击红军西进。面对如此严重的敌情,博古、李德仍然固守其事先制订的战略计划,於12月3日命令红军西进龙胜,准备尔后北上湘西,同红2、6军团会合。12月11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召开临时会议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在会上力主转移,提出西入贵州创造新根据地的建议。虽然会议进行了激烈争论,但博古、李德坚持同2、6军团会合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