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朝历代著名奸臣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黄皓(蜀汉)
黄皓(生卒不详),蜀汉中衰和灭亡的佞臣,“操弄权柄,终至覆国”。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之宦官。性奸佞,善奉迎,甚得刘禅喜爱。因先有丞相诸葛亮,后有侍中董允主持朝政,皓不敢售其奸,位不过黄门丞。
公元246年,董允死,陈祗代为侍中。皓、祗二人狼狈为奸,纵后主淫乐,朝治日益腐败。景耀元年(258年),陈祗死,黄皓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自是操弄权柄,独专国政,直至263年蜀汉亡于曹魏。黄皓的下场,史无明载,“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三国演义》中,蜀亡后他被带回洛阳,司马昭说他会导致国家灭亡,被赐死。
阮佃夫(南北朝)
阮佃夫(427--477年),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刘宋朝奸臣。出身小吏,后为淮阳王刘彧主衣,后为世子刘昱之师,颇受信任。公元456年,阮佃夫密结内侍杀前废帝刘子业,立刘彧为帝,是为宋明帝。明帝(刘彧)立,迁龙骧将军、司徒参军,参预朝政,广用亲信,权压人主。《宋书恩幸传》说阮佃夫“宅舍园地,诸王邸第莫及。****数十,金玉锦绣之饰,宫掖不及也。每制一衣,造一物,京邑莫不法效。”
公元472年,明帝死,立太子刘昱为后废帝,佃夫加给事中、辅国将军,权任益重。刘昱年幼,阮佃夫尚能驾驭,及长,阮佃夫欲废长立幼,以继续独握大权。后废帝刘昱荒唐不守法度,爱出宫漫游,往往单骑出入田野里巷。公元477年,阮佃夫与人密谋,拟乘帝出游杀死刘昱,拥立其弟刘准。事未成,被人告发,谋泄被诛。
杨素(隋朝)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初事北周武帝,后事隋文帝杨坚,为上柱国,拜御史大夫。杨素“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第宅华侈,制拟宫禁。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朝廷靡然,莫不畏附。”
杨素依附晋王杨广参与宫廷阴谋,废太子杨勇。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素假传圣旨,派东宫的士兵入宫守卫,杀文帝杨坚。杨广立,是为隋炀帝,杨素拜司徒,封楚国公。杨素后因功高震主被隋炀帝杨广所忌,“素寝疾之日,炀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公元606年,杨素终于病死。其子杨玄感后来反叛隋朝。
黄皓(生卒不详),蜀汉中衰和灭亡的佞臣,“操弄权柄,终至覆国”。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之宦官。性奸佞,善奉迎,甚得刘禅喜爱。因先有丞相诸葛亮,后有侍中董允主持朝政,皓不敢售其奸,位不过黄门丞。
公元246年,董允死,陈祗代为侍中。皓、祗二人狼狈为奸,纵后主淫乐,朝治日益腐败。景耀元年(258年),陈祗死,黄皓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自是操弄权柄,独专国政,直至263年蜀汉亡于曹魏。黄皓的下场,史无明载,“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三国演义》中,蜀亡后他被带回洛阳,司马昭说他会导致国家灭亡,被赐死。
阮佃夫(南北朝)
阮佃夫(427--477年),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刘宋朝奸臣。出身小吏,后为淮阳王刘彧主衣,后为世子刘昱之师,颇受信任。公元456年,阮佃夫密结内侍杀前废帝刘子业,立刘彧为帝,是为宋明帝。明帝(刘彧)立,迁龙骧将军、司徒参军,参预朝政,广用亲信,权压人主。《宋书恩幸传》说阮佃夫“宅舍园地,诸王邸第莫及。****数十,金玉锦绣之饰,宫掖不及也。每制一衣,造一物,京邑莫不法效。”
公元472年,明帝死,立太子刘昱为后废帝,佃夫加给事中、辅国将军,权任益重。刘昱年幼,阮佃夫尚能驾驭,及长,阮佃夫欲废长立幼,以继续独握大权。后废帝刘昱荒唐不守法度,爱出宫漫游,往往单骑出入田野里巷。公元477年,阮佃夫与人密谋,拟乘帝出游杀死刘昱,拥立其弟刘准。事未成,被人告发,谋泄被诛。
杨素(隋朝)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初事北周武帝,后事隋文帝杨坚,为上柱国,拜御史大夫。杨素“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第宅华侈,制拟宫禁。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朝廷靡然,莫不畏附。”
杨素依附晋王杨广参与宫廷阴谋,废太子杨勇。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素假传圣旨,派东宫的士兵入宫守卫,杀文帝杨坚。杨广立,是为隋炀帝,杨素拜司徒,封楚国公。杨素后因功高震主被隋炀帝杨广所忌,“素寝疾之日,炀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公元606年,杨素终于病死。其子杨玄感后来反叛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