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字据恩怨_民间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刘守义是性急之人,仅过了两月,便想方设法将余下的五百两银子凑齐,准备还给张丰庭。这天大雨倾盆,刘守义端坐府中闭目养神,心想,明天天气转晴,即可到张府将所剩银款还清,了却一桩心事。
正无聊间,突然有两个官差闯了进来,说是奉县太爷之命要将刘守义带到县衙过堂。刘守义猜想,一定是生意场上的纠纷。他为人耿直守信,做生意童叟无欺,难免得罪一些同道。但身正不怕影子斜,对于一些居心叵测者的刁难,他向来嗤之以鼻,无所畏惧。
来到衙门,刘守义一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冒雨告他的竟是令他感恩戴德的张丰庭。
张丰庭向公堂呈交了刘守义先后立下的两张字据,状告他欠银款一千五百两不还。
连同他先前还给张丰庭的五百两,如今加在一起,可是足足二千两的巨额白银呀!刘守义眼冒金星,几欲摔倒。
“张掌柜,我们无怨无仇,你为何要害我倾家荡产?”刘守义愤怒至极。
“刘掌柜,如今世道艰难,洋人横行,匪患四起,做正当生意难如登天。我经营不当,家业颓废,为了兴旺家业,此举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再者,自古商不厌诈,你自愿落我圈套,此你命也。”张丰庭虽有忏悔之心,但并不撤诉。
最后,县令判决如下:刘守义无条件于三日之内将所欠一千五百两白银如数偿还张丰庭,逾期不还将抄家抵债。

字据恩怨_民间故事


刘守义还完巨款,家业所剩无几,一时悲愤成疾,卧床不起。
刘守义有一儿子名叫刘定仁,早年在省城读书,学成后在邻县县衙做了文字小吏。一日刘守义病危,家人召刘定仁返乡省亲。
刘守义临死前对儿子叮咛道:“人一辈子处事要讲个"信"字,为人要讲个"义"字,将来无论你为官为商,一定要铭记"信义"二字。你父虽死在"信义"之上,但一生光明磊落,无负于他人,死亦无憾!”
刘定仁牢记父亲临终之言,含泪办完丧事,遂辞了官差,子承父业,一心经商。刘定仁不但腹有诗书,而且天资聪颖,他采用先进的经营方法,苦心孤诣,几年后竟力挽狂澜,重振刘家昔日辉煌,不但将皮革生意做得如日中天,而且将业务拓展到钱庄领域。
一天,刘定仁到钱庄审阅账目,突然发现张丰庭日前曾到钱庄借贷的条目,里面还附有借款字据一张:“今张丰庭欠钱庄白银一千两。”
真是人生有相逢,风水轮流转,害父之仇可报矣!刘定仁想到父亲被气死的惨状,一时悲愤交集,恨从心生。
过了月余,刘定仁即差人到张府催款,张丰庭东借西挪,暂还了六百两银子。张丰庭老谋深算,深知修改字据意义重大,便索了原字据在上面仔细注明一条:“还欠白银六百两。”
晚上,刘定仁看罢张丰庭修改后的字据,击掌大笑道:“张贼,任你老奸巨猾,终于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要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字据恩怨_民间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