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海宁画山门_历史故事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作者:黄朝忠) 唐代贞观年间,浙江杭州有一座寺院叫"仙林寺"。这座寺院的山门则孤零零地建造在远隔一府一县的海宁地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太宗皇帝李世民,小时候多灾多病,他的父母认为世民是个命薄的孩子,怕长不成人,便叫他拜了一个名叫仙林的和尚做师父。在师父的调教下,李世民长大后有了出息,不仅从军打天下,后来还做了皇帝。仙林和尚见李世民做了皇帝,高兴得日夜发笑,便想:世人都说杭州山青水秀,风景秀丽,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我何不启奏皇上,让他下道圣旨,在杭州建造一座顶大的寺院,供我在那儿安度晚年,享受终身呢!
一天,仙林和尚把自己的想法启奏皇上,李世民碍于师父的面子,不好推托,即准奏下来。并把监造仙林寺院的差事交给了大元帅尉迟恭。
这天,尉迟恭和仙林和尚来到杭州选择建造寺院基地时,二人便为寺院到底要造多大而争执不休。仙林和尚认为:"这座寺院是皇帝的师父我养老的地方,非同小可,至少也得圈它五里地皮。"
尉迟恭一听就不高兴地说:"五里大的寺院尉某我还未见过。再说,你一个老和尚,除了念经、吃饭、上茅厕、睡大觉,就别无其他生活,要那么大的地方做甚?我给你圈个方圆五十丈的地皮就足够了。"
仙林和尚仗着他是皇帝的师父,硬要建五里大的寺院,尉迟恭就是不给。为此,两个人争执了好几天,还是柳树开花--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