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勇冠三军的杨勇上将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第二次,1934年10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统领40万大军利用湘江屏障,构成第四道封锁线,阻击红军长征。在这次极为艰苦的湘江战役中,时任红四师十团政委的杨勇率部与兄弟部队一道,执行掩护中央纵队过江的重任。战斗中,团长沈述清中弹身亡,师参谋长杜中美代理团长又壮烈牺牲,杨勇支撑大局,率部血战两昼夜,其右大腿被弹片击中,十团400余名官兵血染湘江,中央纵队顺利过江。从此,杨勇的腿部也留下了一块"湘江战役纪念章"。
第三次,1935年1月,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战役中,( 推荐阅读:鲍春来激凸,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十团政委杨勇又一次带队冲锋,子弹从他的右腮入唇部出,一进一出,杨勇失去了6颗牙。当时,血如泉涌,用嘴指挥不了战斗,他就用笔下达命令,脸上是血,手上是血,笔上是血,纸上也是血......最后昏倒在血泊中。杨勇脸上留下的弹窝,30多年后才在北京医院由院长吴蔚然做手术填平。这次负伤是最重的一次。
第四次,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首次与日军精锐坂垣征四郎师团21旅团在平型关交锋,时任115师343旅(旅长陈光)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的杨勇(实为政委)又一次挂彩。
按照作战命令,陈光的343旅是主要伏击力量:杨得志、邓华的685团,堵住前面的日军,并封锁其南窜道路;李天佑、杨勇的686团正面向敌人冲杀。徐海东指挥344旅687团在蔡家峪西南,包围分割日军的后卫部队,切断其退路。

勇冠三军的杨勇上将_历史故事


清晨7点钟,日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林彪与聂荣臻决定发出攻击号令,将敌人切成几段消灭之。伏击一开始,686团指战员同仇敌忾,不怕流血牺牲,人人憋了一股劲,要与日军拼个高低。战斗中,李天佑、杨勇发现日军占领老爷岭制高点,对我军进攻造成威胁,遂率部冒死"深入到战斗最激烈的老爷岭去直接指挥"。为粉碎日军的反扑,杨勇带领3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不幸又左肩中弹,血染军装,坚持指挥直到战斗胜利。平型关一战,115师共伤亡500多人,686团尤为惨烈,9连甚至打剩下十几个人。平型关伏击战,歼灭日军一千多人,震惊国内外,杨勇的名字也和林彪、聂荣臻、陈光等一起响彻华夏。
第五次,1938年9月14日,在汾(阳)离(石)公路西公岭附近,已经升任686团团长兼政委的杨勇,指挥部队伏击由汾阳开往离石的一支日军汽车运输队,不到一个小时,就全歼日军200余人,炸毁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20余辆。9月21日,在汾离公路王家池附近山谷,他又指挥部队伏击向汾阳撤退的日军第108旅团,经过激烈战斗,歼灭日军步骑兵近千人,击毙日军旅团长山口少将。吕梁大捷,震惊华北日军。此后,汾阳城门紧闭,敌人接连几天在焚烧尸体,而杨勇却在吕梁山区召开庆祝大会。在这次战斗中,杨勇再负轻伤。其后,杨勇随罗荣桓、陈光挺进鲁西,屡战屡捷,威震敌胆。
二、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开路先锋
1944年4月,经过三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文武双全的杨勇再赴冀鲁豫抗日战场,就任平原军区副司令员。1945年8月,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三路大军展开反攻,他与宋任穷领导中路军连克延津、阳武、封邱,与南路军形成包围开封之势。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杨勇提出"不打开封以免陷主力于坚城之下"的意见,与随后党中央的指示不谋而合。

勇冠三军的杨勇上将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