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执掌鄂西传奇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接过重任后,陈诚面临的困难也够让他头痛的。
首先,此时的恩施已成为战时国民党政府湖北的省会,就地势、地理上来讲,恩施是当时大后方的前方。所谓大后方,包括四川、贵州、西南各省,恩施就是它们的前方,又是陪都重庆的门户。但枣宜会战的失利,直接导致了省府控制地区的急剧萎缩,致使税源剧减;其次,省府从武汉转到恩施后,恩施地区人口剧增,衣食供应大成问题;最后,鄂西南、鄂西北地处偏僻,民风闭塞,陋规恶习积重难改,豪族强户把持乡政,这都给省府推行政令增加了难度。
治乱世用重典,陈诚决心用治军的办法来治理行政。
1940年9月,陈诚制订《施政要旨》十项,作为日后行政的准则。同时,他指定省府秘书长刘千俊牵头,集合第六战区长官部、省府各厅处、各事业单位人员,起草了《新湖北建设计划》。该"计划"涉及减租、发展经济、整饬吏治、实施新县制、实行计划教育、改善鄂西交通等各个方面。陈诚的想法是,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湖北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行动大纲,加以实施;倘使施行得法,将来还可作为三民主义的一个试验蓝本,推广到全国。
但大纲的实施需要时间,当前最紧要、最急迫的还是吃饭问题。
陈诚长袖善舞,手眼通天。他从中央下派到湖北时,蒋介石曾专门拨给他200万元的特殊开支费,以作赈济、抚恤、平抑物价之用。除将这笔钱用在以上诸项外,余款陈诚全部用来从敌占区购买粮食和军需民用物资。
陈诚还亲自跑到重庆,向财政部要钱,要财政部部长孔祥熙追加湖北的预算。孔祥熙对陈诚心存芥蒂,起初不同意,就辩解说:"辞修兄,现在全国财政都紧张,湖北恐怕不能另搞一套。恕我直言,外界对你很有些说法,比如说你"营私舞弊"什么的,你该注意一些。"
陈诚道:"完全是胡说八道!说我"舞弊"还挨着点边儿,我现在就在向你孔大人"舞弊";说我"营私",纯粹胡扯!我只是把钱用在当用、急用的地方,分毫不进自己的腰包,营什么私?"
孔祥熙见陈诚动了火,知道再理论下去双方必定会大动干戈,思量一番,便提笔签准了湖北的追加预算报告。
接着,陈诚又利用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关系,从那里筹借谷物来周济他管辖的第六战区。薛岳与陈诚渊源颇深。武汉会战期间,陈诚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任其属下的第1兵团总司令,负责庐山地区的作战。其间,因其他地区战事激烈,蒋介石三次电令薛岳派兵下山。但薛岳此时正想诱敌深入,打一个和台儿庄一样的大胜仗,于是他三次我行我素,"抗命"不遵。蒋介石为此非常气恼,表示一定要对薛岳军法严处。薛岳向陈诚作了说明后,得到陈诚的理解,陈诚又多方面向蒋介石解释,终使蒋介石怨气渐消。后来,薛岳在德安地区一战成名,歼敌过万,取得了著名的万家岭大捷。这份特殊的情缘由此奠定了陈薛二人后来相携相护的基础。
首先,此时的恩施已成为战时国民党政府湖北的省会,就地势、地理上来讲,恩施是当时大后方的前方。所谓大后方,包括四川、贵州、西南各省,恩施就是它们的前方,又是陪都重庆的门户。但枣宜会战的失利,直接导致了省府控制地区的急剧萎缩,致使税源剧减;其次,省府从武汉转到恩施后,恩施地区人口剧增,衣食供应大成问题;最后,鄂西南、鄂西北地处偏僻,民风闭塞,陋规恶习积重难改,豪族强户把持乡政,这都给省府推行政令增加了难度。
治乱世用重典,陈诚决心用治军的办法来治理行政。
1940年9月,陈诚制订《施政要旨》十项,作为日后行政的准则。同时,他指定省府秘书长刘千俊牵头,集合第六战区长官部、省府各厅处、各事业单位人员,起草了《新湖北建设计划》。该"计划"涉及减租、发展经济、整饬吏治、实施新县制、实行计划教育、改善鄂西交通等各个方面。陈诚的想法是,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湖北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行动大纲,加以实施;倘使施行得法,将来还可作为三民主义的一个试验蓝本,推广到全国。
但大纲的实施需要时间,当前最紧要、最急迫的还是吃饭问题。
陈诚长袖善舞,手眼通天。他从中央下派到湖北时,蒋介石曾专门拨给他200万元的特殊开支费,以作赈济、抚恤、平抑物价之用。除将这笔钱用在以上诸项外,余款陈诚全部用来从敌占区购买粮食和军需民用物资。
陈诚还亲自跑到重庆,向财政部要钱,要财政部部长孔祥熙追加湖北的预算。孔祥熙对陈诚心存芥蒂,起初不同意,就辩解说:"辞修兄,现在全国财政都紧张,湖北恐怕不能另搞一套。恕我直言,外界对你很有些说法,比如说你"营私舞弊"什么的,你该注意一些。"
陈诚道:"完全是胡说八道!说我"舞弊"还挨着点边儿,我现在就在向你孔大人"舞弊";说我"营私",纯粹胡扯!我只是把钱用在当用、急用的地方,分毫不进自己的腰包,营什么私?"
孔祥熙见陈诚动了火,知道再理论下去双方必定会大动干戈,思量一番,便提笔签准了湖北的追加预算报告。
接着,陈诚又利用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关系,从那里筹借谷物来周济他管辖的第六战区。薛岳与陈诚渊源颇深。武汉会战期间,陈诚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任其属下的第1兵团总司令,负责庐山地区的作战。其间,因其他地区战事激烈,蒋介石三次电令薛岳派兵下山。但薛岳此时正想诱敌深入,打一个和台儿庄一样的大胜仗,于是他三次我行我素,"抗命"不遵。蒋介石为此非常气恼,表示一定要对薛岳军法严处。薛岳向陈诚作了说明后,得到陈诚的理解,陈诚又多方面向蒋介石解释,终使蒋介石怨气渐消。后来,薛岳在德安地区一战成名,歼敌过万,取得了著名的万家岭大捷。这份特殊的情缘由此奠定了陈薛二人后来相携相护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