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杨成武的故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是一座著名的铁索桥,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铁链上铺木板以作桥面。但此刻,面对红4团将士的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桥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拆去,桥下是汹涌咆哮的河水,对岸就是泸定城,敌川军第4旅第38团一部早已筑好了工事,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桥面。
但是红军能创造惊人的奇迹!29日中午,红四团召开开全团会议,政委杨成武进行了战斗动员,组织夺桥突击队的地方。下午4时许,随着军号声夺桥战斗打响了,各种轻重火器向对岸泼出密集的弹雨,由2连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攀上铁索,向对岸爬去,在敌人的火力封锁下,不时有人中弹落水,但突击队员仍顽强地一步步接近河对岸,后续部队则一边铺木板一面跟进。这时,丧心病狂的敌人在桥头燃起大火,杨成武在后面喊道:"不要怕火,冲过去!"。红军突击队员穿过熊熊烈火,迅速消灭了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攻占了泸定城。
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使红军又一次转危为安,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的追击。至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
二、红军师长写求爱信竟弄错了对方名字
1938年深秋,杨成武带领八路军独立一师的热血男儿们为抗击日寇来到易水河畔。某日夜间,桌上缴获的日寇白蜡烛已燃得只剩一寸多高了,火苗不时地爆出一个个淡淡的烟花。杨成武坐在这里已经两个小时了,却还是忐忑不安地下不了笔。是什么事让这位勇冠三军的红军将领迟迟难断?原来,他是在构思写一封求爱信:
"子珍同志:我在很久的时候就想和你谈一段私话,因为环境及其他种种的原因,总未找着一个好机会,......"
收信人"子珍"何许人也?原来,"子珍"系杨成武听错了,应当是志珍。她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她原名赵秀琴,在家排行第八,祖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31年,赵秀琴考上了北平女二中,还不到毕业,她就跟着共产党员张苏老师去找八路军,也正是在此时,张老师给她改名为"赵志珍"。
赵志珍积极地跑去协助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的宣传队工作。后来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赵志珍随易县工作队长来向兼军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汇报工作,这是他和杨成武的初次见面。
杨成武想了解易县社情,提出下列数字:多少村子,多少人口,多少民兵,多少枪支,多少抗日救国会已经建立......队长只报出了几个数字就翻开了记录本。同来的赵志珍见队长忙乱不堪,就赶快解围,四五十个数字,她对答如流,准确无误,甚至连每一项小活动的日期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杨成武不禁暗自赞赏,没想到八路军女同志中,还有这么了不起的"活算盘"。后来杨成武多次检查工作,又遇到这位"活算盘",看她演话剧,唱救亡歌曲,感到赵志珍多才多艺。而赵志珍呢,也大方地向杨成武借书看。杨成武听人喊她"赵子珍",于是这个名字和人物就鲜明地留在了他的脑海中。
但是红军能创造惊人的奇迹!29日中午,红四团召开开全团会议,政委杨成武进行了战斗动员,组织夺桥突击队的地方。下午4时许,随着军号声夺桥战斗打响了,各种轻重火器向对岸泼出密集的弹雨,由2连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攀上铁索,向对岸爬去,在敌人的火力封锁下,不时有人中弹落水,但突击队员仍顽强地一步步接近河对岸,后续部队则一边铺木板一面跟进。这时,丧心病狂的敌人在桥头燃起大火,杨成武在后面喊道:"不要怕火,冲过去!"。红军突击队员穿过熊熊烈火,迅速消灭了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攻占了泸定城。
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使红军又一次转危为安,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的追击。至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
二、红军师长写求爱信竟弄错了对方名字

1938年深秋,杨成武带领八路军独立一师的热血男儿们为抗击日寇来到易水河畔。某日夜间,桌上缴获的日寇白蜡烛已燃得只剩一寸多高了,火苗不时地爆出一个个淡淡的烟花。杨成武坐在这里已经两个小时了,却还是忐忑不安地下不了笔。是什么事让这位勇冠三军的红军将领迟迟难断?原来,他是在构思写一封求爱信:
"子珍同志:我在很久的时候就想和你谈一段私话,因为环境及其他种种的原因,总未找着一个好机会,......"
收信人"子珍"何许人也?原来,"子珍"系杨成武听错了,应当是志珍。她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她原名赵秀琴,在家排行第八,祖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31年,赵秀琴考上了北平女二中,还不到毕业,她就跟着共产党员张苏老师去找八路军,也正是在此时,张老师给她改名为"赵志珍"。
赵志珍积极地跑去协助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的宣传队工作。后来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赵志珍随易县工作队长来向兼军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汇报工作,这是他和杨成武的初次见面。
杨成武想了解易县社情,提出下列数字:多少村子,多少人口,多少民兵,多少枪支,多少抗日救国会已经建立......队长只报出了几个数字就翻开了记录本。同来的赵志珍见队长忙乱不堪,就赶快解围,四五十个数字,她对答如流,准确无误,甚至连每一项小活动的日期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杨成武不禁暗自赞赏,没想到八路军女同志中,还有这么了不起的"活算盘"。后来杨成武多次检查工作,又遇到这位"活算盘",看她演话剧,唱救亡歌曲,感到赵志珍多才多艺。而赵志珍呢,也大方地向杨成武借书看。杨成武听人喊她"赵子珍",于是这个名字和人物就鲜明地留在了他的脑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