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传奇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以后,经过胜利与失败的多次磨砺,他逐步掌握了军权。在攻城掠地的征战中,他重儒士,讲策略、严军纪,明赏罚。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每到一地。一定要把当地的名儒请来讨教。如攻取应天(今南京),创立帝王之业,就是儒士陶安建议的。以后,每忆及此,他都称赞陶安。就这样,经16年的奋战,于1368年,刚刚步人中年的41岁的朱元璋,在应天称帝。
统一强大的新王朝取代了腐败透顶的旧王朝,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
明太祖是很爱学习的。在马上打天下的战争年代,他争分夺秒地读书。他把饱学的儒士置于左右,经常与他们讨论天下大计。大儒们向他游说,把汉高祖作为效法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他受到了润雨细无声的熏陶。同时,他也非常羡慕儒士渊博的学识,自觉地向儒士们学习。
定都之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去。他是绝顶聪明的。他本来文化水平不高,但到后来,他不仅可以快速地阅读,而且可以自由地作诗,甚至能够流畅地写赋了。要知道,赋是很难掌握的一种文体。他的诗作得很好,有磅礴的气势。现存有他的100余首各体诗词。
明太祖是非常勤政的。他一天的时间表,安排得很紧凑。凌晨起床,天没亮就临朝。正午短暂的休息,还要同儒士们讲论经史。午后3时,又继续听政,亲自处理国事,直到黄昏。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全国的政事,他事必躬亲。他每天批阅的奏章,多达200余件。处理的国事,多达400余件。由此可见他有着惊人的精力。

传奇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_历史故事


明太祖主张施惠于民。他不是一般的主张,而是真正去做。明朝初年,他实行轻摇薄赋的政策,还在各地设立预备仓,大量存贮粮食,以备荒年之用。他在位的31年里,下诏减免税赋和账济灾民达70多次。还设立了惠民药局,给没钱看病的穷人治病。他教导皇子说:"凡居住食用,事事处处要想到农民的辛劳,取之有制,用之有度,使他们不至受饥寒煎熬,这才是统治之道。"
明太祖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着多年切身的经历。他亲自体尝过饥寒交迫的痛苦,而且对民间的困苦感同身受。他也深知"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哲理。为此,他从理智上和情感上都注意让利于民。他常说:"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富足;百姓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安定。"由于他正确地实行了施惠于民的政策,百姓生活安定,国家也就强大了。
明太祖惩治贪官污吏,毫不留情。无论是功臣勋旧,还是皇亲国戚,只要触犯刑律,都要治罪。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证。
明太祖对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是非常尊敬的。他们视亲生女儿安庆公主为掌上明珠。安庆公主的丈夫驸马欧阳伦,自然被高看一眼。可是,欧阳伦不知自重,竟然敢公然触犯刑律,结果招来杀身之祸。事情很简单。明太祖下令禁止私贩茶叶,违令者严惩。欧阳伦不顾禁令,仍然派家人到边境去私贩茶叶。结果被人告发。明太祖极为愤怒,下令斩首了自己的爱婿,并奖赏了举报的小吏。可见他执法之严。

传奇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