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我和我的先生马克郁_生活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我自掏腰包复印了许多份《死于合唱》,送给那些自幼家境甚好,就读于教会学校并精通合唱的女友们。她们也是一样的感受。只要我们凑在一起,就要说"合唱"。
一晃多少年。我与胡发云先生会面了。但我们的话题,不是"死于合唱",而是死于癌症。我丧夫数载,他丧妻也近两年。由于亲人死于同样的绝症,我们的第一个话题便是病痛与死亡,也是一个反复的话题。
中年是最灰色的,如悠长的冬日,似飘落的雪花,胡先生比我坚强,他很快给亡妻写了长长的悼文,以寄托浓浓的哀思。悼文是用"伊妹儿"传过来的。我边读边哭,字里行间我听到了他的心碎声。文中,一段给病重妻子洗澡的细节,深深震动了我--
妻子说想洗个澡。胡先生跑了大半个武汉市,买来一个椭圆形的轻巧小浴缸,( 推荐阅读:英语美文欣赏,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刚好可以放在病房里。他灌满热水,把妻子抱起来放进小浴缸,先用毛巾把锁骨处的输液接口裹严实,再一处一处给她轻轻擦洗。妻子自嘲地说:"我变得这么难看了。"胡先生笑着说:"我觉得不难看,那就是不难看。"然后又背诵了法国女作家杜拉斯那一句撼天动地的话--"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洗完后,他用了几乎整整一瓶护肤霜给妻子全身上下轻轻涂抹了一遍,肌肤立时就滋润鲜亮起来

我和我的先生马克郁_生活故事


写到这里,胡发云感叹道:"51年的生命。30年的相识。26年的夫妻。像一株自己种下的花儿,眼见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美。这种美,只有种花人自己才真正看见的......哪怕凋萎,也看得见其中绵延不绝的风韵。就像家里那几束早已老去的山菊花和勿忘我。"泪落染树,血流染枝。这篇悼文,使我看到一种以生命的执著去完成的宿命式的神圣爱情。
窗外,太阳冷冷地照着,我心里一片悲哀。世间最坚韧、最脆弱的关系莫过于夫妻了。夫妻?有谁懂得什么是夫妻?小时候,父亲谈及罗隆基私人生括,曾说过这样一句:"在中国,懂得女人的男人不多;懂得男人的女人也不多。"我没见过胡先生的妻子,但我觉得他是懂得自己的妻子的,他是懂得女人的男人。
我是第二次婚姻了。二次婚姻的特点是婚前双方要把所有问题提前谈好,权衡的分量大于情感的砝码。所以,婚后我和丈夫的关系,平淡得像"独联体"--松散的联盟。一人一间屋,各干各的事,各看各的书,经济独立,社交独立。日子再平淡不过了。可是一旦他倒下,那平淡后面的东西突然显露出来,血淋淋的!我恍然大悟:他不是我的丈夫,他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哭泣着不断哀求医生:"救救他,用我的命换他的命!"两次昏死在他的病房。我第一次倒地,他大叫:"这儿不是医院,这是虎口。我俩不能都掉进来,你要逃出去!从明天起,不许你来看我。"第二次,他就只能用无比忧伤的眼睛望着我,望着我。

我和我的先生马克郁_生活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