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卫子夫的故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太子就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比较宽厚,对武帝的酷吏的做法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经常平反冤狱,虽然得到百姓的口碑,但是武帝用的那些酷吏都不喜欢太子。所以"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于是太子誉少而毁多。卫后担心儿子这样做会违背武帝的意思,得罪武帝,经常把儿子叫来劝诫:"作为太子,你要经常揣摩父亲的心思,理解父亲的意图,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而不能擅自作主,做一些与父亲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狱。这本是你父亲制造的冤狱,你却给予平反,不是否定你的父亲吗!"然而,武帝听说后,虽然不喜欢太子的"仁政",但是认为太子的做法正确,卫后不对。这事就把卫后谦虚谨慎的态度显示出来。
卫后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太子每次去见卫后,总会多待些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汉武帝身旁有个宦官叫苏文,喜欢挑拨是非,他知道汉武帝不喜欢太子,竟然挑拨起汉武帝、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他把这事向武帝打了小报告,说:"太子一天到晚在皇后宫里,与宫里的女人们鬼混!"武帝不听这些话,反而增加太子东宫侍女二百人。太子知道这是苏文胡说,心里对其不满。苏文还不肯善罢甘休,又与小宦官常融、王弼等,经常伺机寻找太子的过失,一旦寻到就添油加醋向武帝报告,甚至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卫后对此也是非常痛恨,让太子禀报武帝杀了这些人。太子心地善良,说:"我没有过失,不怕苏文他们!皇上明察秋毫,不会听信谗言恶语,不必担忧。"武帝有次生病,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就此大做文章,回报说:"太子得知武帝生病,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挂在心上,而是脸上有喜色。

卫子夫的故事_历史故事


"武帝听了,心中暗暗不乐。太子即刻来见,武帝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泪痕,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又强装笑脸,强打精神。武帝就问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常融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武帝知道是常融从中作梗,就把常融杀了。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元朔元年前128年被立为太子。汉武帝29岁才有儿子,一开始非常喜欢刘据,但是等到刘据长大以后,汉武帝嫌他性格太仁厚软弱,能力也一般,所以逐渐冷淡了他。在武帝晚年,卫后、太子因为武帝的宠幸渐渐少了,他们常常感到不安,甚至有性命之忧。汉武帝知道后,为了不让卫后和太子担心,就叫卫青传话,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卫后知道后,感激得热泪盈眶,马上脱去头上的簪饰去向武帝请罪,表现得非常谦恭。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子夫在失宠的日子里,经常想到她坐上皇后的宝座好像太顺利了,因此害怕来的容易,失去的也容易。其实,卫子夫加冕后冠的道路并非就没有曲折。在卫子夫进宫之前,汉武帝已经有一个皇后了,那就是汉武帝亲姑姑的女儿陈阿娇,那是她的最大劲敌。很多人可能知道汉武帝和陈阿娇还有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

卫子夫的故事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