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大侠传奇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随着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库姓家族的人们也在朝代更替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不断迁徙,但无论走到哪里,迁往何方,他们手中的棍棒依然紧握,祖传的库家棍法仍时时操练,世代相传。
清朝初年,库姓家族中的一个分支辗转来到了泗洲城南的晒山脚下,并在此筑寨建房,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村落,这便是库家寨。
晚清的时候,库家寨出了位叫库大宽的武林高手,人称烟袋大侠,是库家棍法的嫡系传人,也是享誉一方的功夫王。有一年,库大宽进城参加全县教头比武大会,一条五尺棍棒被他使得出神入化,一路横扫对手杀入了决赛。不想决赛中却遇到了大麻烦,对手膀大腰圆,力大如牛,绰号唤作"赛李逵",两把板斧使得呼呼生风,实力之强劲大大出乎库大宽的意料。演武场上,两人全力以赴打得难解难分,不过几十个回合过后,库大宽还是发现了对手的破绽。然而,正当他寻机降伏对手时,"赛李逵"却突然变换招法,双斧合璧,变为一斧,然后高高举起,一招"斧劈泰山",使尽平生之力,对着库大宽砍将下来,库大宽手疾眼快,赶忙双手举棍相迎,结果"咔嚓"一声脆响,手中的枣木棍棒一下被砍为两节。库大宽大吃一惊,正要俯首告输,不想"赛李逵"已打红了眼,舞动双斧又抢了过来,且招招致命。
这厮太不仗义,库大宽步步后退,险象环生,正无计可施,却发现自己的旱烟袋尚在腰后别着,于是便抽出来和"赛李逵"周旋,并在腾、挪、闪、躲之中瞄准时机,对着"赛李逵"的右手手腕狠命的敲了一烟袋锅儿,结果"赛李逵"右手中的板斧"当"的一声扔到了地上。一招奏效,库大宽精神一振转守为攻,并抓着"赛李逵"体力透支,动作迟缓,和单手单斧作战缺乏照应的弱点,挥动手中的旱烟袋,指东打西,指上打下,"啪啪啪"敲得"赛李逵"晕头转向,不大一会儿,脑门上便凸起了五六个青包,最后,不得不扔掉手中的板斧,捂着脑袋跑出了演武场。这样库大宽靠着根旱烟袋夺得了县教头比武的第一名。他"烟袋大侠"的绰号也便由此传开。
没想到一根烟袋竟也可以作为兵器,而且使起来还这般得心应手,库大宽惊喜之余便开始对烟袋进行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如果采用质地坚硬的材料,增加烟袋的长度和重量,并对系在烟袋杆上的烟布袋加以改进和利用的话,那么烟袋将是一种攻守兼备软硬兼施的上好兵器。首先,烟袋锅能敲、能勾、能挡防对手的利刃进攻;其次烟袋杆上所系的烟布袋既可作为鞭类的软兵器使用,抽打缠绕对手,同时还能扰乱对手的视线,从而声东击西。于是,库大宽找人定制了一根大旱烟袋,而且,还根据库家棍法的招式和烟袋的造型特点,独创了一套烟袋功夫,并在夜深人静时,常常独自一个人拿出来琢磨操练,几年后,库大宽的烟袋功夫渐趋完美,烟袋的长度和重量在几经改进后也最终确定了下来,但一向做事低调的库大宽对自己的这套烟袋功夫守口如瓶藏而不露,轻易不肯示人,他一般只在逢年过节时耍几个招式让弟子们开开眼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套烟袋功夫尚缺少实战的检验,它的缺陷与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去发现和改进。
只可惜三年一度的全县教头比武大会由于兵荒马乱而荒废了,要不,自己肯定会再次参加教头比武以验证自己的这套烟袋功夫的。
十多年后,由于官府腐败无能,泗洲城南一带发生了匪患,五十多名土匪盘踞在豫鄂交界的石柱山上,经常结伙出动,打家劫舍,奸淫掳掠,老百姓苦不堪言。据说匪首唤作"铁罗汉",惯使两把鬼头大刀,杀人不眨眼,功夫十分了得。为了防范土匪滋扰,确保村寨平安,库家寨人便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库家寨安民会",操练棍术,护村防匪,而且还为附近的大户人家提供保安、保镖服务,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扬。而库大宽当( 推荐阅读:英语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仁不让,作了"安民会"的教头。由于"安民会"收费低廉,服务安全周到,而且成立以来从未失过手,因而一年后,"安民会"名声大振,登门拜访者,联系业务者络绎不绝,几乎天天都是。
清朝初年,库姓家族中的一个分支辗转来到了泗洲城南的晒山脚下,并在此筑寨建房,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村落,这便是库家寨。
晚清的时候,库家寨出了位叫库大宽的武林高手,人称烟袋大侠,是库家棍法的嫡系传人,也是享誉一方的功夫王。有一年,库大宽进城参加全县教头比武大会,一条五尺棍棒被他使得出神入化,一路横扫对手杀入了决赛。不想决赛中却遇到了大麻烦,对手膀大腰圆,力大如牛,绰号唤作"赛李逵",两把板斧使得呼呼生风,实力之强劲大大出乎库大宽的意料。演武场上,两人全力以赴打得难解难分,不过几十个回合过后,库大宽还是发现了对手的破绽。然而,正当他寻机降伏对手时,"赛李逵"却突然变换招法,双斧合璧,变为一斧,然后高高举起,一招"斧劈泰山",使尽平生之力,对着库大宽砍将下来,库大宽手疾眼快,赶忙双手举棍相迎,结果"咔嚓"一声脆响,手中的枣木棍棒一下被砍为两节。库大宽大吃一惊,正要俯首告输,不想"赛李逵"已打红了眼,舞动双斧又抢了过来,且招招致命。
这厮太不仗义,库大宽步步后退,险象环生,正无计可施,却发现自己的旱烟袋尚在腰后别着,于是便抽出来和"赛李逵"周旋,并在腾、挪、闪、躲之中瞄准时机,对着"赛李逵"的右手手腕狠命的敲了一烟袋锅儿,结果"赛李逵"右手中的板斧"当"的一声扔到了地上。一招奏效,库大宽精神一振转守为攻,并抓着"赛李逵"体力透支,动作迟缓,和单手单斧作战缺乏照应的弱点,挥动手中的旱烟袋,指东打西,指上打下,"啪啪啪"敲得"赛李逵"晕头转向,不大一会儿,脑门上便凸起了五六个青包,最后,不得不扔掉手中的板斧,捂着脑袋跑出了演武场。这样库大宽靠着根旱烟袋夺得了县教头比武的第一名。他"烟袋大侠"的绰号也便由此传开。
没想到一根烟袋竟也可以作为兵器,而且使起来还这般得心应手,库大宽惊喜之余便开始对烟袋进行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如果采用质地坚硬的材料,增加烟袋的长度和重量,并对系在烟袋杆上的烟布袋加以改进和利用的话,那么烟袋将是一种攻守兼备软硬兼施的上好兵器。首先,烟袋锅能敲、能勾、能挡防对手的利刃进攻;其次烟袋杆上所系的烟布袋既可作为鞭类的软兵器使用,抽打缠绕对手,同时还能扰乱对手的视线,从而声东击西。于是,库大宽找人定制了一根大旱烟袋,而且,还根据库家棍法的招式和烟袋的造型特点,独创了一套烟袋功夫,并在夜深人静时,常常独自一个人拿出来琢磨操练,几年后,库大宽的烟袋功夫渐趋完美,烟袋的长度和重量在几经改进后也最终确定了下来,但一向做事低调的库大宽对自己的这套烟袋功夫守口如瓶藏而不露,轻易不肯示人,他一般只在逢年过节时耍几个招式让弟子们开开眼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套烟袋功夫尚缺少实战的检验,它的缺陷与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去发现和改进。
只可惜三年一度的全县教头比武大会由于兵荒马乱而荒废了,要不,自己肯定会再次参加教头比武以验证自己的这套烟袋功夫的。
十多年后,由于官府腐败无能,泗洲城南一带发生了匪患,五十多名土匪盘踞在豫鄂交界的石柱山上,经常结伙出动,打家劫舍,奸淫掳掠,老百姓苦不堪言。据说匪首唤作"铁罗汉",惯使两把鬼头大刀,杀人不眨眼,功夫十分了得。为了防范土匪滋扰,确保村寨平安,库家寨人便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库家寨安民会",操练棍术,护村防匪,而且还为附近的大户人家提供保安、保镖服务,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扬。而库大宽当( 推荐阅读:英语美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仁不让,作了"安民会"的教头。由于"安民会"收费低廉,服务安全周到,而且成立以来从未失过手,因而一年后,"安民会"名声大振,登门拜访者,联系业务者络绎不绝,几乎天天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