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巧断奇案_民间故事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大清朝乾隆年间,在一个冬日,正逢潍县县城的集日,人来人往的闹市里,一片繁华景象。
突然,衙门外传来"咚咚"的连续不断的击鼓声。
县官郑板桥稳稳端坐在县衙的大堂上,两班衙( 推荐阅读:摘抄 ,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役手持杀威棒分列两边,班头大呼:"升堂!"只见外面跑进来一个人,由于走得匆匆忙忙,差一点跌倒在地。来在堂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爷,为我做主啊!"板桥定睛一看,这个人是自己在书画方面的老相识,潍县有名的"韩记"大当铺的大当家韩老六,便和气地说道:"韩老六,起来说话。"
韩老六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细细向郑板桥叙述了他的冤屈。原来去年有人在他的当铺里典当了一件物品──一幅明代画家唐寅的书画《江南烟雨图》,这幅画价值连城,事关重大,老板韩老六亲自验的货,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货是真品,他也就收下了。但如今人家持当票来赎回物品时,却发现物品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典当的人要他赔偿损失──要价三百两白银──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啊。
板桥听明白了,急忙让班头带人把这一幅《江南烟雨图》带来衙门。板桥亲自打开匣子外面的锁头,再拆开一层层的丝绸,才拿出一幅画:画面上一片空白,空空如也,哪里有画的半点影子。韩老六还给郑板桥指出,自己曾经在这幅画的背面做了一个不被人发现的标记──画轴上藏进去了一枚小小的银针,如今这枚银针依旧完好无损地镶嵌在画轴上,可是这画上的《江南烟雨图》却不翼而飞。况且放置这画的匣子是上了锁的,这钥匙还紧紧地挂在身上。可是......韩老六搔着脑袋瓜,一脸茫然地看着郑板桥:"老爷,到时候你可要给我讨个公道啊!"这事情弄得郑板桥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韩老六为人老实本分,不可能给老爷我开这个大玩笑吧?可这若不是玩笑,又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