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揭邓小平与陈云不为人知的“矛盾”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不一
1980年底,华国锋淡出核心领导层,改革提速。从这时起,邓陈二人在一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渐渐显现。邓小平、陈云改革思想中的差异突出表现在( 推荐阅读:短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开办特区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和经济建设发展速度问题三方面。陈云更强调改革“步子要稳”,“要"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则着重于“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陈云始终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他形象地称之为,搞活经济要有一个笼子,这个笼子就是国家计划。这就像鸟一样,捏在手里会死,但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而邓小平1979年就对外宾说过: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在对外开放问题上,陈云十分谨慎。邓小平对于利用外资的态度,则常常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由于在这些问题上“谈不拢”,再加上邓小平耳背,整个1983年,他们共同出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只有一次。更多地,是分别找主持工作的一线领导人谈话。
邓小平对特区问题一锤定音

揭邓小平与陈云不为人知的“矛盾”_历史故事


由邓小平倡议而试办的特区,在中央决策层分歧明显。1981年底,陈云在中央召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指示:试办经济特区,现在只能有这几个,不能增加。1982年1月,他在中纪委报送的《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上批示“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致杀几个罪大恶极的”。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命令,把打击经济犯罪作为中心任务。打击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活动,被提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甚至,“新的条件下的阶级斗争”也被重新提起。邓力群所主持的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搞的材料《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作为中央文件的附件下发。其间,宣布特区也必须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本已下放的一些权力被取消,特区如同名存实亡。
对陈云倡议的这次行动,邓小平一开始是支持的。但是,让旷日持久、上纲上线的打击影响到改革开放的大局,却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胡耀邦等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一锤定音:“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邓小平指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和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将谈话的内容向陈云汇报。陈云在遇到同邓小平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往往表示赞成邓小平的意见,起码不再公开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一次也不例外,陈云表示同意。

揭邓小平与陈云不为人知的“矛盾”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