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毛泽东生命中十个重要的中秋节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1919年中秋回乡祭母
1919年10月5日,一直在毛泽东心目中占有崇高位置的母亲文七妹,因积劳成疾,身患瘰疬,年仅52岁就不幸辞世。噩耗传到长沙,正在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毛泽东,悲痛欲绝。三天后,也就是1919年的中秋节,他才从长沙星夜兼程赶回韶山,当时,母亲已入棺,他再也不能听到母亲亲切的唤儿声,禁不住放声恸哭。毛泽东跪守在母亲灵前,以泪和墨写下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母文》,赞扬了母亲敦厚诚实、勤劳俭朴的美德,抒发了毛泽东对母亲的爱戴和追思之情。这一年的中秋节,本是家人的团圆节,不想却变成了他的别母节,更是他的痛苦节。1959年6月,毛泽东回韶山故乡时,想起当年中秋的一幕,他向父母的墓地深深鞠躬,说:前人辛苦,后人享福。
1925年赋诗言志忆中秋
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离开长沙到广州时,写下了《沁园春bull;长沙》这篇不朽诗作。诗中的最后一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其实并非写意当时的实境,而描写了更早的一个中秋节。据陈赓回忆,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所说的"中流击水",发生在1914年中秋节。毛泽东等几个青年泛舟湘江,明月朗照之下,心情舒畅,有人提议游泳,陈赓第一个跳下水,激起一片浪花。众人纷纷跳水,毛泽东在水中喊:"莫把我的布鞋打湿了!"当时他刚买了一双新布鞋。毛泽东曾提过"诗言志"三个字,他在写《沁园春bull;长沙》时提及10余年前童年趣事,既是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更是抒发了准备投身伟大革命洪流的坚毅和豪情。

毛泽东生命中十个重要的中秋节_历史故事


1927年中秋宣誓暴动
中秋节曾充满战斗豪情,销烟中曾悠闲饮酒赏月,乐观诗意和家庭欢笑也曾弥漫战斗岁月中的中秋节。1927的中秋节,肖家祠堂的( 推荐阅读:英语人生格言,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天井上空挂着一轮皓月。时任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青年毛泽东,由安源到达湘赣边陲山城铜鼓。毛泽东指着一轮圆月对与会的人员说:"今天是中秋节,我没有给同志们带来月饼,但我带来了比月饼更好的东西,这就是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他宣布了举行秋收暴动的决定,把二十军独立团的番号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三团,毛泽东的动员使人们明显感觉到临战空气。当天,他激情豪吟《西江月bull;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沉,霹雳一声暴动。"
1947年中秋《喜闻捷报》
1947年的中秋节,毛泽东是在胜利欢庆中度过的,刚刚结束的沙家店战役改变了西北战局。在陕西朱官寨的一个院子里,毛泽东与战士们席地而坐,就着辣椒喝酒、赏月、谈天,山居过节,他们居然也吃到两块月饼和几串葡萄,小院里传来开心的欢笑。夜深人静时,一轮皓月挂在天空,毛泽东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逸光遄飞,诗兴大发,挥毫赋诗《喜闻捷报》: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诗曰: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毛泽东生命中十个重要的中秋节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