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哑巴郎中_民间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新任滦洲知州杨炳到任后,秉承皇上旨意,除贪官,罢污吏,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推行新政,颇受滦河两岸百姓爱戴。
雍正三年,滦河遭遇特大水灾。杨知州一面组织灾民抢险自救,一面向朝廷急报,请求赈灾。朝廷亦知滦洲地处皇都腋下,安抚不好,灾民便会涌进京城。便拨下大量钱粮赈济滦河两岸灾民。
恰赶此时,知州的母亲老夫人,突患痰化之症,半身不遂,瘫在了炕上。知州大人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纺线织布卖钱供他读书,考取了功名。今见母亲得此重病,他再也无心过问政务,终日守在母亲跟前端汤喂药。以尽孝道。再说这洲府衙门的大小官员,一时失去了管束,见着朝廷拨来的钱粮,哪有不贪之理。几经扒皮后等到了灾民头上,就所剩无几了。搞的滦河两岸,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杨知州对此却一无( 推荐阅读:英语名言警句,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所知,只顾遍请名医,一心为母亲整治。可却不见半点疗效。忽一日,家人禀报,门外有一个老哑巴不知何事,要往府里硬闯,已被门房当值拦在了门口。知州闻言赶紧来到门口,早有人上前说,这个哑巴,就是近年来名满滦河两岸的游医"哑巴郎中"。他惯以偏方怪着整治疑难杂症。一向行踪飘忽不定,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今日定是为老夫人之病而来。杨知州闻言赶紧把哑巴郎中让进府来。哑巴郎中不待落座饮茶,便随知州来到老夫人屋里。心神入定后,为老夫人切了一阵脉,便恭身退出,来到客厅,挥笔写下一计药方后扬长而去。等知州大人追出门来,早没了哑巴郎中的身影。

哑巴郎中_民间故事


知州转回客厅细看药方,见上面写到:直针山枣树所结酸枣八斗,病人自采酿醋,日饮三盅,一年后可行走自如。见母病可医,知州兴奋的直措手,可又转念一想,普天之下,山枣树的针刺都是带钩的,这直针山枣树到哪去找呀?知州正在犯躇发愁之际,发现药方背面有一行小字,翻过来一看,写的是:缘滦河北行三百里,至洒河桥,往东走八里到滦阳,滦阳之东有一山,叫皇太子山。山中遍生直针山枣树。
次日早起,杨知州轻装简从,亲自背着母亲出城来到河边码头,搭乘一条上水北行的商船,逆水北上。一路行来,只见沿河两岸,到处都是水患留下的颓败景象,坍塌的房屋,歪倒的树木,淤毁的庄稼------一片狼籍,惨不忍睹。再看那岸上百姓,一个个衣衫蓝缕,满脸菜色,正成群结队的逃往他乡。见此情景,杨知州不由大吃一惊,冒出了一身冷汗。若不是亲眼所见,就是说出大天来,他也不会相信,自己辖管的地界,会是这样一副惨象。朝廷拨来的那一批又一批的赈灾钱粮呢?难道这也有人敢截留私吞不成?杨知州暗暗咬牙道,这些个见了银子忘了命的贪官污吏,真是胆子比倭瓜还大,看本知州咋收拾你们。
等船行至洒河桥,知州背母亲上了岸。老夫人申明大义,强令知州大人就此原路返回洲府,赈济灾民,办理大事。说,我儿身为朝廷命官,吃着国家俸禄,就该对上为皇上办好差事,忠心不二;对下要善待百姓,勤政爱民。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我儿若为尽孝道,而不顾滦河两岸灾民生死,耽误了朝廷的差事,为娘宁肯跳进滦河淹死,也不让我儿背上这千古骂名。见母亲把话说到这份上,知州大人只好托付随从照看好老夫人,自己便又坐了下水的船只,直奔滦洲而去。

哑巴郎中_民间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