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康生为什么深得毛泽东信任之谜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康伯伯,我认识你。"岸青回答。
然后康生问了些生活起居情况。岸青主动说话不多,对问题的回答也都很简单。
探望和谈话大约持续了三十分钟左右。临走的时候,( 推荐阅读:经典英语短文,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康生问岸青:"有什么话要向家里说吗?"
岸青说:"向爸爸问好,不用惦念,一切都好。"
在回去的路上,康生讲:"这显然是一个高级干部疗养院,条件是很好的。但是还得想办法把岸青接回国内,这里再好毕竟是异国他乡啊。就毛主席现在在国内的地位来讲,岸青回国后会有比在苏联好得多的条件,将来再在医护人员中找个爱人,终身都会有人照顾。"
代表团回北京后,过了一段时间,康生的秘书李鑫告诉阎明复,康生见了江青,对她讲了在莫斯科看望岸青的事,并建议接岸青回国,以便安排更好的治疗。据李鑫讲,康生告诉他,江青听后很激动,把康生去看望岸青的事以及他的建议告诉了毛主席,并趁机#65533;康生说好话,她对主席说:"你的老战友那么多人去莫斯科,从来没有人去看岸青,还是康生对他好,专门去看望他,还建议将岸青接回来治疗。"后来国内果然派人去莫斯科把岸青接了回来。
建国后,康生长期处于休养状态,未安排到中央工作。#65533;此,康生十分焦虑不安,迫切希望见到毛主席,重新获得毛的理解与信任。1952年初,毛主席允许他到北京来,住在中南海院的锡福堂。杨尚昆曾谈到过当时去锡福堂看望康生的情况。杨尚昆说:"我去看望时,康生说,现在身体好多了,唯一的愿望是想见毛主席。我从他那里出来就到毛主席住所菊香书屋,向毛主席报告说,康生回来了,他说很想见你。主席放下手中的工作,同我一起到锡福堂。康生一见到毛主席,喜出望外,紧紧握住主席的手说,主席这么忙还来看我!主席问他,现在身体怎样?康生说现在好多了。主席说,你还是好好养病吧,等身体好了再出来工作。说完主席就走了。这时,康生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连声说道:"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呀!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才好!""

康生为什么深得毛泽东信任之谜_历史故事


杨尚昆说:""文革"中康生整我凶得很,难道这就是他的"感谢"吗?"
康生回到北京后,虽然在中共"八大"上被选#65533;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七大"时是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但没有实质性的重要工作安排。
1958年,他的职务是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还没有进入权力的核心。
利用反修斗争取得毛泽东信任
1960年2月4日,苏联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举行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协商会议,邀请中国参加。中共决定派康生作#65533;观察员出席会议,代表团成员有伍修权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阎明复是随团的翻译。这是阎明复第二次与康生接触。
赫鲁晓夫召开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是要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致支持苏联在裁军、禁止核试验上的主张,支持苏联同关、英、法举行首脑会议。中国代表团出国前,由外交部、中联部起草了康生在会议上的讲话稿,并报经中央批准。这份讲话稿实际上同赫鲁晓夫唱了反调,强调帝国主义本性不会改变,战争危险仍然存在,裁军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讲话郑重声明,由于帝国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排斥中国,任何没有中国参加和正式签字的裁军协议,对我国都没有约束力。根据当时国内的安排,代表团出发前,康生的讲话稿已交给新华社,准备康生在会议上宣读后,便通知新华社公开发表。
但是,2月5日,莫斯科会议开始时,却通过了一个决定:会议除《宣言》外任何文件和发言一概不对外发表。可是,由于时差的关系,康生在会议上的讲话,已经在2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这就违背了大会的规定。再加上康生讲话的内容又同赫鲁晓夫唱反调,从而引起赫鲁晓夫极大的不满,以致在后来中苏两党代表会谈和国际共运的会议上,赫鲁晓夫多次抓住这一事件来反对中共。

康生为什么深得毛泽东信任之谜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