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轶事:大白天打灯笼拜访蒋介石_历史故事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作者:佚名) 冯玉祥原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保定。其父冯有茂是位泥水匠,为逃避兵役来到一个偏僻村落为地主当雇工。地主家有两个少爷,老地主为了光耀门第,请来一位武艺人教儿子练武。冯有茂天生好学,常去武场讨教两手。考期到了,老地主叫冯有茂带两个少爷前去应考,结果,两个少爷连射三箭无一中的。这时,冯有茂冒昧上前试手,竟连中三元,从而考取武庠,继而投身淮军。
其实,冯玉祥原名"冯基善"。11岁那年,母亲去世了,当时父亲在保定府五营练军当兵。这个地方实行父缺子补。父亲没退伍,儿子自然不能补缺。但由于冯家生活拮据,家人都希望冯玉祥补上,多挣几两银子。这时,营中恰巧出现缺额,一位姓苗的管带是冯有茂的好友,得知消息后立即提出:"这次补冯大老爷的儿子吧!"旁人问:"冯大老爷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这一问,姓苗的管带愣住了,他也不知道。接着那人就说:"让我问问去。"姓苗的管带生怕他一去问,耽搁了时间,缺额被别人抢去,灵机一动便说:"别问了,我知道。"于是,随手写了"冯玉祥"三个字。这样,读书郎冯玉祥辍学进了军营,成为一名少年军人。
初到军营没几年,冯玉祥得了一个绰号"外国点心"。一次,父亲意外受伤,冯玉祥希望多挣一点银子以便老父解甲归田,便下决心当一名替教官喊操的"教习"。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站在操场上大喊"立正"、"稍息( 推荐阅读:短文摘抄,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托枪",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一喊就是四年。他的"喊"功练好了,却得罪了那些睡懒觉的人。于是,他们便给冯玉祥起了一个绰号叫"外国点心",意思是说他如此卖命,迟早会被洋鬼子打死。但冯玉祥丝毫不以为然,反而特意刻了一枚"外国点心"的图章保存起来,日后给人写字时常盖上这枚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