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血色玫瑰,民国第一女杀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十三岁的时候,郑毓秀得知祖母在其年幼时曾为自己与广东巡抚的少爷定下了一门姻亲。这让自主意识强烈的郑毓秀大为不满,年仅十三岁的她竟亲自给男方写了一封退婚信。次年,郑毓秀进入天津的一所教会学校开始正式接受西方教育。1907年,郑毓秀随姐姐一同东渡扶桑。在日本留学期间结实了廖仲恺,受廖的影响接受了革命思想,随后毅然加入了同盟会。
当时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暴力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目标,联合海内外各派革命党组织成立了同盟会。从1905到1908年的三年间,同盟会一共发动过6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一些革命意志不太坚定的同志开始动摇信心,怀疑孙中山的革命理念。与此同时,以梁启超等人为首的保皇党也借机批评革命党领袖:"徒骗人而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是距离革命家而已"。俨然把孙中山等人刻画成了政治骗子( 推荐阅读:鲍春来激凸,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
为了挽回革命党的形象,巩固革命党内部的人心,汪精卫等人提出了亲自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的计划,用实际行动证明同盟会领袖并非贪生怕死之辈。汪精卫抵达天津后,由郑毓秀负责接头。廖仲恺写信给郑毓秀,希望她利用富家小姐的身份掩护运输炸弹,全力配合汪精卫等人的暗杀行动。当时的炸弹大量的都是用银药法等简陋工艺制作而成的,极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意外爆炸,所以说这项任务是具有很大危险性的。

血色玫瑰,民国第一女杀手_历史故事


汪精卫
当时的汪精卫还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壮志青年,可谓风华正茂时。在这段期间,俩人日夜共处,郑毓秀对汪精卫顿生爱慕之情。然而,陈璧君的出现很快就让这段暧昧的关系戛然而止。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统治摇摇欲坠。然而清政府困兽犹斗,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想借此镇压革命党。于是革命党意图刺杀袁世凯,毕竟相对而言暗杀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达到目的的方式。做为同盟会骨干的郑毓秀被任命为此次行动的总指挥,她随即组织了一个十二人的暗杀小组,准备在袁世凯上早朝的路上向其投放炸弹。在各组按预定计划准备就绪的时候,郑毓秀却突然接到命令停止刺杀行动,因为根据同盟会的最新情报显示,阻挡南北议和的真正阻力来自良弼而非袁世凯。然而由于通讯落后,还没等郑毓秀把信息送出去,其他成员就已经按原计划实施了暗杀行动。当时现场一片混乱,袁世凯的数名卫兵以及卫队长被当场炸死,袁世凯本人却幸运地逃过一劫。
客观来讲暗杀袁世凯并非最优选择,甚至可以说是适得其反的损招。当时"南方"视袁世凯为反革命势力,而以良弼为首的清廷宗社党又指责他暗地里与革命党"眉目传情"。郑毓秀他们的刺杀行动反而帮了袁世凯一把,让宗社党不再怀疑袁世凯对清廷的忠心,对其放松了警惕。事后郑毓秀才得知,同盟会的这个紧急情报其实是由袁世凯本人提供的。事实上袁世凯比谁都迫切希望溥仪下台,借革命党的力量除掉良弼等保皇党的阻碍才是袁世凯的真正目的。这一步棋下得不可谓不老辣。

血色玫瑰,民国第一女杀手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