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_历史故事(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田中辞职后,陆军总部仅对河本大佐作了停职的内部处分,理由是河本大佐的动机是“无私的爱国行为”,所以从轻处分。这种以“爱国”为理由,对军人不法行为的纵容,导致了后来下级狂热军人的暴走,以及“下克上”行为的泛滥。这也播下了狂热日本军国主义者突入自爆式太平洋战争的萌芽。
接替田中的滨口首相属于温和派,对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没有采取过分强硬的态度,但中日间的紧张关系却在逐步升级。1929年初,东北的国民外交协会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收回大连、旅顺主权,收回南满铁路等四项要求,将反日独立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同时日本国内也掀起了反华的高潮,如果不是当时中日政府高层的克制,中日战争早在1929年就爆发了。
1930年中国向日本政府抗议日本在公文中使用“支那”这个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中国,日本随后同意今后在公文和新闻报纸中不再使用“支那”,改用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但这个象征性的让步并无助于平息中国人的反日情绪。1931年5月,中国和朝鲜(专题,图库)的农民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在日本的煽动下,朝鲜人的反华情绪爆发,数千愤怒的朝鲜人冲入平壤的华人街,对中国侨民进烧、杀、抢,造成数百中国侨民死伤的大惨事。
1931年,石原莞尔调任关东军参谋,开始策划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以伪造的铁道爆破事件为由,突然向沈阳的张学良军发动猛攻。张学良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主动撤离沈阳。
918事变发生后,由于关东军只有一万多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向政府请求派遣日本的驻朝鲜军团增援。但当时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如果林铣一郎听从政府和军部的命令,918事变就会夭折。但林铣一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独断地派出三万多人的军队增援关东军,使关东军占领全东北成为可能。
关东军挑起918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中国政府9月21日向“国际联盟”提出起诉。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赞成关东军搞独立的“满洲国”的计划,因为这样露骨地违反日本和八大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会使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日本当时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日本代表9月25日在“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1)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2)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3)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
接替田中的滨口首相属于温和派,对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没有采取过分强硬的态度,但中日间的紧张关系却在逐步升级。1929年初,东北的国民外交协会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收回大连、旅顺主权,收回南满铁路等四项要求,将反日独立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同时日本国内也掀起了反华的高潮,如果不是当时中日政府高层的克制,中日战争早在1929年就爆发了。
1930年中国向日本政府抗议日本在公文中使用“支那”这个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中国,日本随后同意今后在公文和新闻报纸中不再使用“支那”,改用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但这个象征性的让步并无助于平息中国人的反日情绪。1931年5月,中国和朝鲜(专题,图库)的农民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在日本的煽动下,朝鲜人的反华情绪爆发,数千愤怒的朝鲜人冲入平壤的华人街,对中国侨民进烧、杀、抢,造成数百中国侨民死伤的大惨事。
1931年,石原莞尔调任关东军参谋,开始策划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以伪造的铁道爆破事件为由,突然向沈阳的张学良军发动猛攻。张学良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主动撤离沈阳。
918事变发生后,由于关东军只有一万多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向政府请求派遣日本的驻朝鲜军团增援。但当时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如果林铣一郎听从政府和军部的命令,918事变就会夭折。但林铣一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独断地派出三万多人的军队增援关东军,使关东军占领全东北成为可能。
关东军挑起918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中国政府9月21日向“国际联盟”提出起诉。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赞成关东军搞独立的“满洲国”的计划,因为这样露骨地违反日本和八大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会使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日本当时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日本代表9月25日在“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1)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2)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3)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