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脚_生活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自打小麦记事起,在他的印象里就记下了妈妈日常的几件重要的工具:大大小小的缝衣针、针锥、顶针儿,这是做针线活儿用的;还有一支长把的刀子,形状就像汉字的一"捺",捺的底部是刀刃,这是修脚用的。
肯定是童少年时裹脚造成骨骼变形和老家山路不好走的双重原因,使妈妈的两个脚掌上都长出了一大块儿近似圆形的脚垫,直径约有一寸左右。
每当走路稍微长了一些,妈妈的脚掌就疼痛难当。所以,她一有闲暇,就会抱着脚自己修理脚垫。修过之后,感觉就好受了一些。
不过,脚垫也是有生命的,在生长着。修过之后没几天,就又长厚了,还得再修。
儿时的小麦没事儿做时,他就经常依偎在妈妈的身旁静静地看着妈妈修脚:妈妈有时用刀尖儿、有时用刀刃儿,将脚垫一层一层地削下来。有时稍不小心,刀尖修得深了一些,就会出血,这时修脚工作就得作罢。
妈妈很羡慕小麦的一双脚丫,看着他的脚趾可以自由地张开、合上,而且他故意将五个脚趾撇得很开,让妈妈看。每当这时,妈妈就会笑着说他的脚是在"张牙舞爪。"
等小麦长大了,他就想着给妈妈找一找修脚的地方好好修修脚。
他知道医院不干这一行,而公共浴池有修脚的师傅,路边也有修脚的小摊儿。所以,只能去浴池或路边小摊儿上请修脚师傅给修理。
可是,小麦尽管劝说了妈妈好几次,她都不愿意去。其实,小麦心里十分清楚:妈妈显然是不情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那双自己认为很难看的"小脚。"
小麦高中毕业后,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广阔天地里下乡插队,当了知识青年。头一年夏天,由于父亲病故的原因,他是请假在家里度过的。
料理完爸爸后事的那段时间,由于闲来无事,小麦便又琢磨开了给妈妈修脚的事儿。既然妈妈不愿意出去修脚,那就只好请修脚师傅来家里吧。
这一天,小麦到市中心的东方红路上寻找修脚的小摊儿。他寻问了几位师傅,人家都不愿意"出诊",嫌耽误生意不划算。
小麦知道自己过一阵儿就得去插队的村里,到了那时便难有机会再请修脚师傅了,所以他不甘心,继续与人家泡蘑菇。
还真不错,最后,有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老师傅终于被小麦请动了。
不过得说句实话,与其说这位师傅是被小麦请动的,还不如说是被他"骗"动的:他跟人家添油加醋地谎称自己的妈妈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走不动路,没有办法所以才请师傅去家里。
这位师傅兴许真的被小麦的"一片诚心"感动了,才同意随他走一遭儿。
当小麦陪着修脚师傅倒了两次公共汽车,将要走进家属院儿时,小麦却看到了一幅极其少见的静谧景色:
楼前的几十棵树龄十来年的柳树已经成了林,长长的柳枝垂下来,绿荫一片;西楼头一溜高大的笨槐和杨树更是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微风轻吹着树枝,飘过来一阵阵的槐花清香,好不惬意!
由于这一天不是星期日,该上班的大人、该上学的孩子都走了,院子里除了小麦和修脚师傅走过,再无旁人,到处都是静悄悄的。
肯定是童少年时裹脚造成骨骼变形和老家山路不好走的双重原因,使妈妈的两个脚掌上都长出了一大块儿近似圆形的脚垫,直径约有一寸左右。
每当走路稍微长了一些,妈妈的脚掌就疼痛难当。所以,她一有闲暇,就会抱着脚自己修理脚垫。修过之后,感觉就好受了一些。
不过,脚垫也是有生命的,在生长着。修过之后没几天,就又长厚了,还得再修。
儿时的小麦没事儿做时,他就经常依偎在妈妈的身旁静静地看着妈妈修脚:妈妈有时用刀尖儿、有时用刀刃儿,将脚垫一层一层地削下来。有时稍不小心,刀尖修得深了一些,就会出血,这时修脚工作就得作罢。
妈妈很羡慕小麦的一双脚丫,看着他的脚趾可以自由地张开、合上,而且他故意将五个脚趾撇得很开,让妈妈看。每当这时,妈妈就会笑着说他的脚是在"张牙舞爪。"
等小麦长大了,他就想着给妈妈找一找修脚的地方好好修修脚。
他知道医院不干这一行,而公共浴池有修脚的师傅,路边也有修脚的小摊儿。所以,只能去浴池或路边小摊儿上请修脚师傅给修理。
可是,小麦尽管劝说了妈妈好几次,她都不愿意去。其实,小麦心里十分清楚:妈妈显然是不情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那双自己认为很难看的"小脚。"
小麦高中毕业后,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广阔天地里下乡插队,当了知识青年。头一年夏天,由于父亲病故的原因,他是请假在家里度过的。
料理完爸爸后事的那段时间,由于闲来无事,小麦便又琢磨开了给妈妈修脚的事儿。既然妈妈不愿意出去修脚,那就只好请修脚师傅来家里吧。
这一天,小麦到市中心的东方红路上寻找修脚的小摊儿。他寻问了几位师傅,人家都不愿意"出诊",嫌耽误生意不划算。
小麦知道自己过一阵儿就得去插队的村里,到了那时便难有机会再请修脚师傅了,所以他不甘心,继续与人家泡蘑菇。
还真不错,最后,有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老师傅终于被小麦请动了。
不过得说句实话,与其说这位师傅是被小麦请动的,还不如说是被他"骗"动的:他跟人家添油加醋地谎称自己的妈妈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走不动路,没有办法所以才请师傅去家里。
这位师傅兴许真的被小麦的"一片诚心"感动了,才同意随他走一遭儿。
当小麦陪着修脚师傅倒了两次公共汽车,将要走进家属院儿时,小麦却看到了一幅极其少见的静谧景色:
楼前的几十棵树龄十来年的柳树已经成了林,长长的柳枝垂下来,绿荫一片;西楼头一溜高大的笨槐和杨树更是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微风轻吹着树枝,飘过来一阵阵的槐花清香,好不惬意!
由于这一天不是星期日,该上班的大人、该上学的孩子都走了,院子里除了小麦和修脚师傅走过,再无旁人,到处都是静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