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刘伯温大洋寻将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原来,刘伯温精通堪舆之术,见路旁有一坟墓,按地理风水来看,该出大将,随从说:"在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坟墓也能看出端倪?"刘基说:"堪舆学是中华古老学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跟你们说也听不懂啊,这样吧,你们就近农家买两枚鸡蛋,埋在坟背的土里,待我们回去时,看它熟不熟,若熟了应在当朝,这家后人要拜大将,若还是生的,说明还需几百年的等待,反正这户人家肯定要出武将。"随从半信半疑,到茅车岭的农户家,花一个铜钱买了两只大鸡蛋,埋入坟背泥土中。
主仆三人沿着严婺古道继续往山坳里面访问打听,过井坑,到杨村,方打听到穿柴鞋的大汉,正在西湾坑里面的深山里烧炭,伯温得知确切消息,精神倍增,也不顾两个仆人的劳累,大步流星,直往西湾坑狂奔。
但见两面高山青翠似屏,山脚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水甚是清澈,山路逶迤曲折坎坷,刘基求贤若渴,哪顾得脚下辛劳,至傍晚边,终于见到在半山腰的翠绿丛中冒出一缕袅袅青烟,三人喜之欲狂,仿佛垂死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兴奋,跌跌撞撞闯进冒烟人家,见到的只是一孤寡老妇,家也是个用柴棒围起来的墙,顶上的瓦是山里大把大把的茅草,真不知道这家人冬天为什么冻不死。老妇见有人来也甚是奇怪,平日里从不见人来山上,都是儿子挑炭到大洋埠头换米换油盐回来。老人家告诉伯温,原来的家在一个叫刘坞的山垅里,为了生计,跑到这鸟都懒得飞来的地方烧乌炭度日。正说着话,只听门外老远传来雷鸣般的嗓音,"娘,我打柴回来啦!"瞬间便到了门口,砰的一声巨响,一担柴落了地。伯温忙到柴门外一看,任他见多识广也是吓了一跳,光是两捆柴就像两只大稻桶,估计没有十来个人挑不走,再看人,更吓一跳,刘伯温身高七尺,在军中也算是个小巨人了,但在这个大汉面前还不够给他当搭柱(挑担用来歇力的棍子)。

刘伯温大洋寻将_历史故事


乖乖,这个大汉至少也有一丈二尺,整个身子仿佛是一堵墙。见有生人来,大汉腼腆地说:"娘,家里来客了?"老妇说:"这几位是路过的,这不,我们也刚刚聊了会,还没问呢。""娘,我饿死了渴死了!"进门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装茶用的头号钵头,也不用碗,"咕噜咕噜"一气喝下,老娘也早已给他装了苞萝糊,当然不是碗,是二号钵头,菜是娘亲自腌的水萝卜,转眼间风卷残云,看得伯温是目瞪口呆。
大个子问:"几位客官从何而来,到这是订购木炭还是要柴火的?"看得出大个子是个急性子,伯温不慌不忙的说:"大汉贵姓大名啊。"大个子挠挠头皮说:"我爹去世的早,我娘好像没给我取过名字,因我个大,大家都叫我呆大,胡呆大。""我给你一份荣华富贵,不知你要否?"刘基问。呆大做梦都想脱离这烧柴卖炭的苦行业,只要不做这一行,即使把我卖了也心甘。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天上掉馅饼,就算毒死我也要吃。"呆大并未发现母亲愠怒之色,继续道:"不知道客官从何而来?"刘基道:"实不相瞒,我们是朱元璋的属下,是想驱除元鞑子建立汉人自己的国家,壮士如果愿意出征为国效劳,指不定是将来的开国元帅呢。"呆大傻笑着,仿佛自己已经威风凛凛的站在金銮殿上拜见皇帝。这时传来母亲的声音:"这几位客官也辛苦了,早点歇息。山里人没棉被,鬃衣盖着将就一宿吧!
"
刘基寻到了将才加上白天一路的辛苦,哪管垫着稻草盖鬃衣,倒头便睡,不一会就鼾声雷动,后半夜起身小解,忽听得耳旁传来老妇的哀哭声,在寂静的大山里传的很远更觉凄凉,及至天明,伯温想带呆大早点离开西湾坑,人没起床,呆大嚎啕大哭一头拜倒在刘基面前,说:"呆大不才恐要食言了。"伯温大吃一惊,好不容易寻来的将才不去岂不可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实道来!"刘基有些烦躁。"我娘得知我要去从军,急得哭了整整一夜,如今眼睛也哭瞎了,我与娘从小相依为命,我走了老娘必当饿死,我岂不成了禽兽不如的东西。"呆大哭了许久,一个大老爷们哭得如此伤心,即使铁石心肠也会被融化。也罢,命该如此,上天注定此人非我辈所用。道:"壮士,起身说话。"呆大老实一根筋:"我已食言是对你不忠,舍弃娘为不孝,"忠孝难两全",道理我懂,但我实在不想离弃母亲,大人不答应我没法,只有长跪不起了。

刘伯温大洋寻将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