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的故事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大肚皮阎王"有个儿子,长得歪头瘸腿,横眉斜眼,两个鼻孔经常挂着鼻涕,风吹日晒鼻涕由黄变绿他也不揩,所以大家都叫他"绿鼻涕"。绿鼻涕在村童中经常仗势欺人,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撒泼耍赖,一般孩子们都怕他躲他。他领受了他老子的唆使,总想聚众向贺龙挑衅闹事,乘机伤害贺龙。不过绿鼻涕虽然比贺龙大两岁,但真正碰在一起要动脚动手地打,绿鼻涕从来也不是贺龙的对手,而且经常被打得屁滚尿流。有一次,村童们聚集在一起玩耍一种叫"迎接县知事"的游戏。这时还在清末,一位县知事要下乡来,那可是威风摆得十足:前边有人鸣锣开道,本人乘坐八抬大轿,周围有穿红马褂的皂班衙役,个个手持皮鞭、腰挂法绳,对老百姓轻则鞭打,重则捆绑押解;本地的土豪、绅士、秀才、贡生一干人等,都得穿戴整齐,跪在轿前拱手相迎,听候差遣;村里边赶快就给设公馆、办招待,传张唤李,要酒要肉要大烟,闹得鸡犬不宁。
村童们玩这一套游戏,绿鼻涕抢着要扮演"县知事",然后由他分派这个当土豪绅士,那个当秀才贡生,连轿夫子差役等都分配停当了,最后,他才问站在一旁的贺龙:"贺常常,你愿意当什么?"贺龙说:"我愿意当刀客!""刀客"在清朝时是指那些持刀杀官劫库的造反者。绿鼻涕一听,说:"你要当"刀客"正好,县太爷领人下乡就是要抓"刀客"的,等会抓住你要狠狠审问拷打你一顿。"
游戏开始了,装县太爷的绿鼻涕戴着用麦杆编的眼镜,骑在两个小孩子交叉着的手臂上算坐轿。他正在摆威风,那些排队相迎的也叩头哈腰,还没等到"县太爷"下令捉拿"刀客"时,贺龙突然闯进人群,大喊一声"穷人造反啦",随即揪住"县太爷",将其按倒在地,一阵脚踢拳打,其他人吓得躲在一旁看热闹,有些当轿夫差役的孩子,反过来也给"刀客"做帮手,把绿鼻涕揍了个腰疼腿肿,爬在地上连哭带叫。他老子"大肚皮阎王"气势凶凶地来问:"贺常常,你为什么打人?"贺龙理直气壮地答道:"是你儿子要当县官,他分配我当刀客,刀客就是专杀贪官污吏的,今天我只打了他几下,还未杀他,算轻饶了他呢。"一旁的村童们也都替贺龙讲话,说:"他要不先动手打倒绿鼻涕,绿鼻涕马上就要捆绑吊打他呢。"孩子们说得"大肚皮阎王"哑口无言,只好牵着绿鼻涕回家去了。
这天晚上,贺士道同妻子商量了一下,觉得贺龙也不小了,该送到学堂里念书了。于是,贺士道又凑了几块钱,找到教私塾的贺良六。开始贺良六还不愿收,说贺龙太野性。后来,他看到贺士道拿出了光洋,才笑眯眯地收下。这叫见钱眼开。
从此,贺龙就开始上学了。贺良六又给贺龙起了号叫"平轩",其寓意为:平步青云,翔雾连轩。贺士道又少不了道谢。贺龙上学的地方叫崇先学堂。崇先是贺家的祖宗,学堂名是贺家为纪念这位祖宗而起的。学堂其实不大,一间房子里,摆了些桌子。共有30几个娃娃,教书先生就贺良六一个人,笔管条直地坐在前面,手里拿着一把戒尺。他闭着眼睛晃着脑袋领着孩子们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村童们玩这一套游戏,绿鼻涕抢着要扮演"县知事",然后由他分派这个当土豪绅士,那个当秀才贡生,连轿夫子差役等都分配停当了,最后,他才问站在一旁的贺龙:"贺常常,你愿意当什么?"贺龙说:"我愿意当刀客!""刀客"在清朝时是指那些持刀杀官劫库的造反者。绿鼻涕一听,说:"你要当"刀客"正好,县太爷领人下乡就是要抓"刀客"的,等会抓住你要狠狠审问拷打你一顿。"
游戏开始了,装县太爷的绿鼻涕戴着用麦杆编的眼镜,骑在两个小孩子交叉着的手臂上算坐轿。他正在摆威风,那些排队相迎的也叩头哈腰,还没等到"县太爷"下令捉拿"刀客"时,贺龙突然闯进人群,大喊一声"穷人造反啦",随即揪住"县太爷",将其按倒在地,一阵脚踢拳打,其他人吓得躲在一旁看热闹,有些当轿夫差役的孩子,反过来也给"刀客"做帮手,把绿鼻涕揍了个腰疼腿肿,爬在地上连哭带叫。他老子"大肚皮阎王"气势凶凶地来问:"贺常常,你为什么打人?"贺龙理直气壮地答道:"是你儿子要当县官,他分配我当刀客,刀客就是专杀贪官污吏的,今天我只打了他几下,还未杀他,算轻饶了他呢。"一旁的村童们也都替贺龙讲话,说:"他要不先动手打倒绿鼻涕,绿鼻涕马上就要捆绑吊打他呢。"孩子们说得"大肚皮阎王"哑口无言,只好牵着绿鼻涕回家去了。
这天晚上,贺士道同妻子商量了一下,觉得贺龙也不小了,该送到学堂里念书了。于是,贺士道又凑了几块钱,找到教私塾的贺良六。开始贺良六还不愿收,说贺龙太野性。后来,他看到贺士道拿出了光洋,才笑眯眯地收下。这叫见钱眼开。
从此,贺龙就开始上学了。贺良六又给贺龙起了号叫"平轩",其寓意为:平步青云,翔雾连轩。贺士道又少不了道谢。贺龙上学的地方叫崇先学堂。崇先是贺家的祖宗,学堂名是贺家为纪念这位祖宗而起的。学堂其实不大,一间房子里,摆了些桌子。共有30几个娃娃,教书先生就贺良六一个人,笔管条直地坐在前面,手里拿着一把戒尺。他闭着眼睛晃着脑袋领着孩子们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