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大渡河畔访“高人”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石达开多次组织敌前强渡,均告失败,损失惨重。5月22、23日,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血战抢渡大渡河与松林河时,被骆秉章收买的彝族土司岭承恩却在背后进行偷袭,攻破马鞍山上太平军的大营,抢走存粮。石达开虽然回军收复大营,但是存粮被抢被烧,荡然无存,全军陷入困境。
老秀才对毛泽东说:“有人分析了石达开饮恨大渡河的教训称:"达开不自入绝境,则不得灭;即入绝境,而无彝兵四面扼制,亦不得灭。"石达开自己在供词里也承认:"到紫打地,方被兵勇夷人击败。"”
听到这里,毛泽东为石达开贻误战机,以致全军覆没感到惋惜,心情愈加沉重。
老秀才说:“石达开本来不该灭的,向西可以到昌都,向南可以到云南,向北可以到康巴的。可惜他明知清军追击已到眼前,还放假3天,庆贺自己的小妾生子。这样大操大办下来,时间耽误了,清军赶到了,紫打地(安顺场)地处高山峡谷之中,两头重兵堵截,就只剩下渡河一条路可走了。但是清军追到时,大渡河洪水猛涨,渡河之路被截断,石达开覆没就成定局。”
老秀才的话似乎是在提醒毛泽东,要尽快想办法离开安顺场,否则必会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老秀才安顺场的老百姓对中国工农红军有何看法。老秀才说:“红军的纪律比石达开的好,比国民党军更好。所以,我对红军有同情之心,愿意将石达开覆灭之事全部告诉你们。”
毛泽东马上问老秀才:“红军要怎样才能脱离目前的险境?”
老秀才捋了一下胡须,说:“目前,离开安顺场是比较困难,您要是不怕辛苦的话,只有顺着大渡河向上游走,到泸定桥渡河,那里有一座康熙皇帝亲批、由朝廷出资建造的铁索桥。但是泸定桥离安顺场有三百多里路,远着呢!可是,现在若不带领军队快速离开安顺场,危险啊!安顺场处于高山峡谷地带,中间只有一条大渡河,如果两头有军队堵截,红军就再也无法走出安顺场了,成为太平军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毛泽东说:“路远,我们不怕,我们就依照您老先生指明的方向,沿大渡河北上,到泸定,过泸定桥,甩掉国民党"追剿"军的追击。”
老秀才说:“如果沿大渡河北上,泸定桥有没有被破坏,能不能过,我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站起身再次握住老秀才的手,感谢他为红军提供的宝贵情况。
送别老秀才后,毛泽东神情更加严峻,为几万红军将士的境况担忧。
午夜,毛泽东发布密令
毛泽东反复思考,认为石达开惨败的原因是延误战机。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能成为石达开第二,要赶快行动,立即脱离大渡河峡谷安顺场。红军应分路北进,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三百多里外的泸定桥。于是,毛泽东决定立即开会,研究部署红军马上离开安顺场的事情。
很快,在安顺场成立由刘伯承指挥的强渡大渡河指挥部,中共中央负责人以及刘伯承、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等人到会。
老秀才对毛泽东说:“有人分析了石达开饮恨大渡河的教训称:"达开不自入绝境,则不得灭;即入绝境,而无彝兵四面扼制,亦不得灭。"石达开自己在供词里也承认:"到紫打地,方被兵勇夷人击败。"”
听到这里,毛泽东为石达开贻误战机,以致全军覆没感到惋惜,心情愈加沉重。
老秀才说:“石达开本来不该灭的,向西可以到昌都,向南可以到云南,向北可以到康巴的。可惜他明知清军追击已到眼前,还放假3天,庆贺自己的小妾生子。这样大操大办下来,时间耽误了,清军赶到了,紫打地(安顺场)地处高山峡谷之中,两头重兵堵截,就只剩下渡河一条路可走了。但是清军追到时,大渡河洪水猛涨,渡河之路被截断,石达开覆没就成定局。”
老秀才的话似乎是在提醒毛泽东,要尽快想办法离开安顺场,否则必会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老秀才安顺场的老百姓对中国工农红军有何看法。老秀才说:“红军的纪律比石达开的好,比国民党军更好。所以,我对红军有同情之心,愿意将石达开覆灭之事全部告诉你们。”
毛泽东马上问老秀才:“红军要怎样才能脱离目前的险境?”
老秀才捋了一下胡须,说:“目前,离开安顺场是比较困难,您要是不怕辛苦的话,只有顺着大渡河向上游走,到泸定桥渡河,那里有一座康熙皇帝亲批、由朝廷出资建造的铁索桥。但是泸定桥离安顺场有三百多里路,远着呢!可是,现在若不带领军队快速离开安顺场,危险啊!安顺场处于高山峡谷地带,中间只有一条大渡河,如果两头有军队堵截,红军就再也无法走出安顺场了,成为太平军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毛泽东说:“路远,我们不怕,我们就依照您老先生指明的方向,沿大渡河北上,到泸定,过泸定桥,甩掉国民党"追剿"军的追击。”
老秀才说:“如果沿大渡河北上,泸定桥有没有被破坏,能不能过,我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站起身再次握住老秀才的手,感谢他为红军提供的宝贵情况。
送别老秀才后,毛泽东神情更加严峻,为几万红军将士的境况担忧。
午夜,毛泽东发布密令
毛泽东反复思考,认为石达开惨败的原因是延误战机。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能成为石达开第二,要赶快行动,立即脱离大渡河峡谷安顺场。红军应分路北进,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三百多里外的泸定桥。于是,毛泽东决定立即开会,研究部署红军马上离开安顺场的事情。
很快,在安顺场成立由刘伯承指挥的强渡大渡河指挥部,中共中央负责人以及刘伯承、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等人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