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走访妇女教养所--妓女现象调查实录(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三、妓女眼中的嫖客
与妓女相比,嫖客这一类人成份要复杂得多,它不受文化程度、社会阶层的限制,可以说各色人等混杂有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嫖客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都很淡薄。以下请看在妓女眼里嫖客是怎样的形象。
妓女们说,我们接的嫖客大多是生意人,建筑行业的尤其多。嫖客年龄以三十多岁的人为主;四十多岁的也不少;二十多岁的尕小伙来的最少,因为没有钱;五十岁以上的人比尕小伙稍多。这些嫖客基本上都有文化、有钱、城府较深,脾气也大。由于严打,嫖客身份大多隐蔽,云雨过后,不留真名、真地址和电话号码。
嫖客对妓女的一般要求是“漂亮、能喝酒、会跳舞”。此外,还有许多个性化的要求,太瘦了,不行,一抓一把干骨头;太肥了,不行,一抓一把肉;甚至连长头发、短头发也要挑。
汉族嫖客一般虚一些,戴着套子还仅仅3--6分钟就完事,而且只有一次。能坚持到15分钟的都少,能二振雄风的更少。然后就看个没完、亲个不停、摸个没够。他们有这个心理既然花了钱就得用够。有一个妓女告诉我说,漫漫长夜,折腾得无聊,她就用小声唱歌来消磨时光,怎么不高兴也得忍着。
“救风尘”是中国男人的优良传统,嫖客们常对妓女说的话竟是“你又聪明又漂亮,干这行太可惜了,我给你找份工作吧。”或者说“你这么小干这个不好,我掏钱送你上学。”还有“当三陪小姐会把你害了,快洗手别干了。”嫖客们一方面狎妓放荡,纵情于酒色之中;另一方面念念不忘“英雄救美人”,还残留着一些道德意识,这正反映出嫖客的矛盾心理。

走访妇女教养所--妓女现象调查实录


四、有待改进的教育方法--妇女教养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妓女明令取缔、严厉打击,对妓女采取送妇女教养所教养的方法,因此改革开放前,妓女近于消失。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妓女如洪水猛兽、自然灾害般四处泛滥、屡禁不止。广州沉香岛妇女教养院曾一度人满为患。实践证明,妇女教养这一举措不能从根本上根除妓女这一社会毒瘤。
乌鲁木齐妇教所的指导员告诉我,“妓女是失足的姐妹,我们这儿的管教人员尽了所有的力量改造她们、感化她们、尊重关心爱护她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塑造出一个新人。”
妓女入狱后,丈夫来闹离婚的较多,父母得知原因后要断绝关系的也较多,家对女人来说太重要了,因此对女犯思想打击很大。管教人员就把丈夫、亲属找来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党的政策,给他们讲治病救人,消除了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
妓女生病了,管教人员前往探望,问寒问暖,端水送药,还吩咐厨房做病号饭。
妓女入狱时往往啥也没带,管教人员从家里拿吃的、穿的、用的送给她们。
全体管教人员以心换心、以心感心,创造出一个亲情依依、人心向上的改造环境,改造质量不断提高。但思想改造是一个艰巨的历程,有的妓女从思想深处抗拒改造,出狱后重操旧业。并且妓女改造并不能只靠思想改造和强制劳动来完成,有些衣食无着者必须给予生活出路,否则前功尽弃。笔者希望政府能办一些福利工厂,用治标兼治本的方法解救失足姐妹。

走访妇女教养所--妓女现象调查实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