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革命后期何长工为何得不到毛泽东重用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也有不顺心的时候,甚至于痛不欲生的时候。高潮与低潮、顺利与不顺利相交替。1929年的冬天,那是个非人生存的年代。井冈山上连下四十多天的大雪,平地积雪一尺多深。困境中的红军将士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面对敌军二十一个团兵的进剿,何长工并不畏惧。在经过黄洋界上一场激战后,哨口终于失守,敌人象蝗虫似的蜂拥而至。何长工带领他所属部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解下绑腿,从悬崖峭壁中获得新生。然而,何长工的腿却在这场生与死的搏斗中留下了终生的残疾
最令何长工愤慨和悲伤的莫过于敌人的残忍。二战时期,何长工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的爱妻叫孟素亚,是一个知书达理、贤惠体贴的女人,何长工与她感情笃深。长沙马日事变后,何长工告别了温暖的家庭,舍弃了与他朝夕相除的爱妻,投身革命。那时的境况,令中国老百姓不寒而栗,到处是捉拿共产党人的悬赏令,到处是血雨腥风,白色恐怖湮没了整个神州大地。何长工与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抱着崇高的信仰,为着千百万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毅然舍弃幸福的家庭。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令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铭记在心!
1930年,何长工与他的同僚李灿,率部攻克长沙,锋芒直指湖北老家。反对派们恐慌万丈,便蓄意将何家亲属扣为人质,最后将他们(含孟素亚、何光球、何光星)一家三十余口全部杀害。殷红的鲜血染红了沱江水,何长工这位堂堂七尺男子汉,终于也落下了悲痛的泪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承受了巨大的牺牲!

革命后期何长工为何得不到毛泽东重用_历史故事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曾给予何长工一次机遇。然而,他放弃了。三十年代初,何长工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参加了党中央在上海召开的苏区红军代表大会。受地方党委托,他冒着生命危险,从鄂南赶至上海,并携带黄金,以筹集党中央的经费。黄金为数不是太多,可它却是苏区人民的一片心,这里头凝聚着何长工等一批红军将士的心血!在国民党反对派的封锁下,红军生活是那样艰苦,战士们节衣宿食,积攒了一批黄金,这黄金是心血,是汗水,它来之不易!党中央的负责同志为之感慨不已!
当负责同志告诉他,打算将他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上海来时,何长工婉言谢绝了。理由很简单:他们是湖南人,不懂上海话,且又是白区,难免会暴露。这点不充分的理由,足见他高尚的风格。他想的是党,而不是家庭,倘若这种事情发生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世人肯定会说他是个大傻瓜,然而,他却甘愿做了这个大“傻瓜”!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对于官职只能上而不能下,这是常人所共有的心理。何长工的职务时升时降。土地革命战争时,何长工的职位,时而由小到大,时而由大到小,这种变化假如放在今天,恐怕人们是很难接受的。按何长工的资历,他是个留洋生,能说会写,能力极强。秋暴时,他由一个掌管几十万人口的县团防局团总,骤变成警卫团一个小小的班长,旁人都为他打抱不平。说他是当团长的材料,至少也可当个营长。何长工并没有计较这些。他从班长、参谋、卫生队党代表、团党代表、红八军军长,逐渐递升,一步一个台阶。对于职务,何长工是想的通的。他的部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与他平级,有的还高出于他。他把职务看成是党的事业,而不是当官做老爷。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他的职务时高时低,从不摆老资格,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1978年,随着改革大潮的涌来,德高望重德何老,积极支持党中央能上能下的干部政策,多次向党中央打报告,主动让贤,退居二线,在全党作出了表率作用。

革命后期何长工为何得不到毛泽东重用_历史故事


何老一生中最高职务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在他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头牛,一头革命的老黄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