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一文钱的恩仇_民间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赵曾翼想起:一次,他在京城一家书店看书,一个小青年进来买书,买了一部《吕氏春秋》,付钱时,一枚铜钱滚在地上,没有发觉。赵曾翼上前,用脚把钱踩住,小青年出了店门,他捡起钱,放进自己的口袋。
这时,一个小老头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叫什么名字。赵曾翼照实说了。老头冷笑两声,走了。
难道,新任巡抚就是那个老头?
真是"一滴水滴在油瓶里"。官还没当上,就为一文钱罢了官,出尽洋相,丢尽脸面。
赵曾翼牢骚满腹,恨恨地回到了客栈,他发誓要复仇。
客栈老板说:"赵相公新官上任,面露不悦之色,是我们小店招待不周?"
赵曾翼把长袖一甩,说:"别提了,这个狗娘养的穷酸巡抚。平白无故,害苦我了。我就不信他是冰清玉洁,没有一点瑕疵落到我手里!"
老板上前,一把捂住了赵曾翼的嘴巴:"你话可不能这样说!巡抚老爷是位大清官,他不但查禁勒索民财,自律还特别严格,自家孩子读罢书,还要到郊外去挑野菜,日常食用。夫人外出办事,轿子里飘出破棉絮,路人见了都感动。这是千载难逢的好官哪!"
"都是演戏,这是当官的看家本领,装样子给老百姓看。他们私下里做的勾当,谁晓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谁不知道这门道!"
赵曾翼在苏州留了下来,他要跟这位巡抚老爷斗到底。经过多方查探,赵曾翼摸清了这位大老爷的底细。
他叫汤斌,河南睢阳人,顺治九年,考中第189名进士,做过关隘上管理粮草的小官吏。平时精明、节俭,身穿布衣芒鞋,以野菜、豆腐下饭,人称"豆腐汤"。不久前,朝廷派往浙江主持乡试。照例,秀才应试,先拜考官为老师。拜师必须奉上红包。随行几位考官,得到红包不少,只有汤斌,他见了富学生,把红包收下,见到穷学生,不收红包,反而给学生红包,一来一往,扯平了。一场考试下来,他是光着身子来浙江,最后光着身子出浙江,连一毫风尘也没有带走。这种清廉形象,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康熙皇帝亲点他做了江苏巡抚。

一文钱的恩仇_民间故事


在赵曾翼眼里,这又是在演戏。汤斌是门槛贼精,他吃小亏,占大便宜,混到江苏巡抚这样的高位,就可以放开手脚,捞大钱了。赵曾翼算计,先在汤斌子女到郊外挖野菜这事上做文章。
大运河从苏州相门外流过,过吊桥,城外是一片田畴,人迹罕至,四个( 推荐阅读:乱伦故事,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半大男孩就在这里挖野菜。他们衣帽整洁,不像农家子弟,也不像穿着讲究的富家子。他们是汤斌的四个儿子:汤溥、汤浚、汤沆、汤淮。这时,孩子堆中来了个年轻人。
年轻人说:"你们都是北方人吧?"
孩子们瞄了他一眼,说:"我们说北方话,当然是北方人。明知故问。"
"不,从你们挖的野菜上,知道你们是北方人。苏州人只挖荠菜和马兰头。看你们!苦菜、灰灰菜、蒲公英、酱板草、蛤蟆叶、河豚草......什么都挖,不是北方人,还会是哪里的?"
"你是个博物学家,我们挖的野菜,你都能说出名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