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是李冰吗(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有的学者则把上述看法更推进一步,认为李冰根本就是一个神话人物。理由大概有这么几条:
第一,都江堰可以说是世界水利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但关于这奇妙工程的缔造者李冰,正史中的记载却是语焉不详。在所有现今可以查阅的古籍中,可以多次见到与都江堰差不多同时期修建的郑国渠、长城等,却始终不见有关都江堰的记载。
李冰和他的伟大工程只是零星见于少数地方史志当中。在《史记•河渠书》中,司马迁写道,“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没有年代,没有形象,甚至连人物的姓氏都没有指出。司马迁的记载为什么如此模糊呢?
第二,在《史记》这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中,所谓“蜀守冰”的位置安排得非常奇怪。他被排在大禹之后,西门豹与郑国之前。如果按照时间顺序,西门豹引漳在春秋末期,李冰建堰在战国,他应该在西门豹之后而不是之前,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发生在秦朝的事情放在西门豹之前呢?还有,对于同样修建于秦的关中郑国渠,司马迁明白无误地多次提到“秦”字,但是对于都江堰的记载,为什么却没有任何时间描述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专家推测,当年司马迁确实曾经到过蜀地,但他并没有看到古蜀国史籍。因为秦统一天下后,灭六国之书,古蜀国所有史料都付之一炬。他只能根据蜀地故老的口口相传,因此《史记》中只留下简约模糊的两句话,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与遐想。
‘关于第二个问题,专家认为,司马迁所谓的“蜀守冰”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李冰。在古蜀国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五个王朝:蚕从、鱼凫、柏灌、杜宇、开明。开明所处的年代应该是中原地域的春秋早期。开明又名鳖灵,曾接受望帝杜宇的命令去治水,开明凿开玉垒山以解决水患。
望帝最终传位于鳖灵,号为从帝。四川话鳖灵连起来说,听上去就像是“冰’司马迁笔下的“冰”其实就是“鳖灵”,也就是古蜀国的从帝开明。他治水的确在大禹之后、西门豹之前,所以《史记》中才会有这样的位置。
据此,专家推断,在蜀地治水的,原是古蜀国的先王,秦王朝为了便于统治,把蜀地的先王转化为一个虚构的秦蜀守。随着朝代的更迭变化,这个虚构出来的李冰被一步步推崇为神,也有专家对上述说法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鳖灵”的古音不同于现在,用古音来读“鳖灵”,根本拼不出“冰”。进入下页
第一,都江堰可以说是世界水利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但关于这奇妙工程的缔造者李冰,正史中的记载却是语焉不详。在所有现今可以查阅的古籍中,可以多次见到与都江堰差不多同时期修建的郑国渠、长城等,却始终不见有关都江堰的记载。
李冰和他的伟大工程只是零星见于少数地方史志当中。在《史记•河渠书》中,司马迁写道,“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没有年代,没有形象,甚至连人物的姓氏都没有指出。司马迁的记载为什么如此模糊呢?
第二,在《史记》这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中,所谓“蜀守冰”的位置安排得非常奇怪。他被排在大禹之后,西门豹与郑国之前。如果按照时间顺序,西门豹引漳在春秋末期,李冰建堰在战国,他应该在西门豹之后而不是之前,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发生在秦朝的事情放在西门豹之前呢?还有,对于同样修建于秦的关中郑国渠,司马迁明白无误地多次提到“秦”字,但是对于都江堰的记载,为什么却没有任何时间描述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专家推测,当年司马迁确实曾经到过蜀地,但他并没有看到古蜀国史籍。因为秦统一天下后,灭六国之书,古蜀国所有史料都付之一炬。他只能根据蜀地故老的口口相传,因此《史记》中只留下简约模糊的两句话,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与遐想。
‘关于第二个问题,专家认为,司马迁所谓的“蜀守冰”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李冰。在古蜀国的历史中,曾出现过五个王朝:蚕从、鱼凫、柏灌、杜宇、开明。开明所处的年代应该是中原地域的春秋早期。开明又名鳖灵,曾接受望帝杜宇的命令去治水,开明凿开玉垒山以解决水患。
望帝最终传位于鳖灵,号为从帝。四川话鳖灵连起来说,听上去就像是“冰’司马迁笔下的“冰”其实就是“鳖灵”,也就是古蜀国的从帝开明。他治水的确在大禹之后、西门豹之前,所以《史记》中才会有这样的位置。
据此,专家推断,在蜀地治水的,原是古蜀国的先王,秦王朝为了便于统治,把蜀地的先王转化为一个虚构的秦蜀守。随着朝代的更迭变化,这个虚构出来的李冰被一步步推崇为神,也有专家对上述说法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鳖灵”的古音不同于现在,用古音来读“鳖灵”,根本拼不出“冰”。进入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