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半路夫妻也有真爱,跨越太平洋的爱情(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太平洋那头的丈夫生机焕然
一到美国,他就被谋生存、图发展的热望裹挟着,成为新移民中的一员,忙得连站着都想睡着了。
那家乐团的成员都是兼职的,他更不能例外。白天,他是一家小公司的雇员,只有每星期五的晚上,他才有资格参加乐团的排练,每次还要支付每小时25美元的费用。更可怕的是,那里没有公款吃喝、报销这样的词儿,也没有酒肉哥们儿在一起消愁解闷。有的是一张接一张的账单,像排着队的黄世仁,这个刚走,那个就面目狰狞地逼上来,一点缓气的机会也不给。他必须全天候地做事情,才能撑起孤独的日子,才能支付所有的生活开销。
“真苦真累,但真开眼界呀。我已经滴酒不沾了,30多年的烟瘾也戒了。我现在过得正规,保守,目标明确,干劲十足。”他在电话里说。
“纽约地铁里的流浪乐手,演奏水平不比国内一流乐团的乐手差。就我这点儿底子,连跻身流浪艺人的行列都不够,更别说专业乐团了。”他在电话里又说。
他听了许多交响音乐会,有露天广场的,也有室内小舞台的,还特意跑到纽约,在地铁艺人中走了一遭。自己八九岁时跟着父亲学吹双簧管,后来考上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毕业后又到很不错的乐团做乐手。这曾让他感到沾沾自喜、底气十足的资历,现在却让他在地铁艺人的旋律中汗颜,他第一次感到了青春的短暂、年华的虚度。
转眼一年飞过,我俩三天必通一次电话,吵闹早没了,有的只是彼此的关怀和想念。一天晚上,央视《晚间新闻》里说,他所在的那个美国小城,有处小楼塌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我一听浑身一激灵,本想进入梦境的思维,一下跳跃起来。他住的就是一幢小楼,会不会是……不行,得给他打个电话,否则,今晚就别想睡了。
我忙拨起他的号码,通了,但没人接。再拨他的手机,里面传来他的录音留言,也等于没人接。我扳着手指数起时差,一算,现在正好是那儿的清晨。他房中无人,是一夜未归,还是住所真出了问题,人都被疏散了?那个死了的人是谁,那些伤了的人又怎样?折臂断腿了,还是大脑受伤成了
植物人?我的思绪就这样被电视里几秒钟的画面,刺激得做起神经质的联想,后背开始冒起凉风,双手也开始抖个不停。
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一年前,回到那无数个丈夫迟归的夜晚。我为什么总是永不懈怠地向他兴师问罪,说那些伤他自尊,揭他短处的恶毒话?为什么在他一遍遍地求输以后,我还情绪高昂地不依不饶?明知他的胃里已翻江倒海,我却束手旁观,冷眼瞅他在呕吐,对他“拿杯水”的要求,回以尖锐的讥讽。瞧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样子,黄着脸,晕着头,还不忘爬起来为不会做饭的我准备早餐。一年真快呀,快得如在昨天;一年也真慢呀,慢得如隔三秋,如越百年。它让我想起丈夫所有的好,那些曾让我厌烦已极、负累已极的“夜战”,也在距离的魔棒下,变得那样亲切,充满温暖和情义。
一到美国,他就被谋生存、图发展的热望裹挟着,成为新移民中的一员,忙得连站着都想睡着了。
那家乐团的成员都是兼职的,他更不能例外。白天,他是一家小公司的雇员,只有每星期五的晚上,他才有资格参加乐团的排练,每次还要支付每小时25美元的费用。更可怕的是,那里没有公款吃喝、报销这样的词儿,也没有酒肉哥们儿在一起消愁解闷。有的是一张接一张的账单,像排着队的黄世仁,这个刚走,那个就面目狰狞地逼上来,一点缓气的机会也不给。他必须全天候地做事情,才能撑起孤独的日子,才能支付所有的生活开销。
“真苦真累,但真开眼界呀。我已经滴酒不沾了,30多年的烟瘾也戒了。我现在过得正规,保守,目标明确,干劲十足。”他在电话里说。
“纽约地铁里的流浪乐手,演奏水平不比国内一流乐团的乐手差。就我这点儿底子,连跻身流浪艺人的行列都不够,更别说专业乐团了。”他在电话里又说。
他听了许多交响音乐会,有露天广场的,也有室内小舞台的,还特意跑到纽约,在地铁艺人中走了一遭。自己八九岁时跟着父亲学吹双簧管,后来考上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毕业后又到很不错的乐团做乐手。这曾让他感到沾沾自喜、底气十足的资历,现在却让他在地铁艺人的旋律中汗颜,他第一次感到了青春的短暂、年华的虚度。
转眼一年飞过,我俩三天必通一次电话,吵闹早没了,有的只是彼此的关怀和想念。一天晚上,央视《晚间新闻》里说,他所在的那个美国小城,有处小楼塌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我一听浑身一激灵,本想进入梦境的思维,一下跳跃起来。他住的就是一幢小楼,会不会是……不行,得给他打个电话,否则,今晚就别想睡了。
我忙拨起他的号码,通了,但没人接。再拨他的手机,里面传来他的录音留言,也等于没人接。我扳着手指数起时差,一算,现在正好是那儿的清晨。他房中无人,是一夜未归,还是住所真出了问题,人都被疏散了?那个死了的人是谁,那些伤了的人又怎样?折臂断腿了,还是大脑受伤成了
植物人?我的思绪就这样被电视里几秒钟的画面,刺激得做起神经质的联想,后背开始冒起凉风,双手也开始抖个不停。
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一年前,回到那无数个丈夫迟归的夜晚。我为什么总是永不懈怠地向他兴师问罪,说那些伤他自尊,揭他短处的恶毒话?为什么在他一遍遍地求输以后,我还情绪高昂地不依不饶?明知他的胃里已翻江倒海,我却束手旁观,冷眼瞅他在呕吐,对他“拿杯水”的要求,回以尖锐的讥讽。瞧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样子,黄着脸,晕着头,还不忘爬起来为不会做饭的我准备早餐。一年真快呀,快得如在昨天;一年也真慢呀,慢得如隔三秋,如越百年。它让我想起丈夫所有的好,那些曾让我厌烦已极、负累已极的“夜战”,也在距离的魔棒下,变得那样亲切,充满温暖和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