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交(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类似的争论,后来还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但是过了很多年之后,对于渐渐变老了的昆德拉来说,那次争吵的重点已经不再是一个极权体制之内的作家应该如何表现,回想往事,他现在更加关心的是自己和那位朋友的友谊。两个人都是被迫害的人,两个人都活在彼此重叠的圈子之内,而且两个人很谈得来。然而,他们对政治和艺术的关系,对政治的重要程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于是友谊就此产生裂痕。
政治究竟有多重要?友谊又有多么可贵呢?两者权衡,能否分得出高下轻重?昆德拉自然比较看重友谊的价值,所以他喜欢海德格尔和勒内·夏尔一起散步的那张照片,也被布勒东与阿拉贡晩年重拾友情的故事感动。所以他说:“在我们的时代,人们学会让友谊屈从于所谓的信念,甚至因为道德上的正确性而感到自豪。事实上,必须非常成熟才能理解,我们所捍卫的主张只是我们比较喜欢的假设,它必然是不完美的,多半是过渡性的,只有非常狭隘的人才会把它当成某种确信之事或真理。对某个朋友的忠诚和对某种信念的幼稚忠诚相反,前者是一种美德,或许是唯一的、最后的美德。”
我不太敢肯定对朋友的忠诚是否真是最后且唯一的美德,甚至不敢确认这种忠诚一定要比对一些政治信念的忠诚重要。因为在我所身处的这个华人社会,我身边有太多太多遵循相反教条的人,使我几乎以为,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对这种立场最坚定的信仰,方是人间至善。在我不曾经历过的那些年头和地方,有许多人为了政治斗争,还不一定是为了自保求存,而诚心相信过去的深厚交情真的只不过是被蒙蔽了的“小资情趣”。在我生活过的台湾和香港,我则更是亲见过好些相识几十年的朋友,因为政治立场的差异,闹到不能共存在同一个屋檐之下的境地。政治可以伤害友谊,故此某些国家会有初识不谈政治(也不谈宗教)的习惯,有时甚至连老友都会在见面的时候避谈国事,十分默契。但我们的一些华人不同,他们可以轻易地谈起政治,轻易地为政治争得面红耳赤,然后轻易地绝交(反正,活在这个年代,绝交用不着非得红笔写信,按个键就好)。
因此在我看来,我们该问的不是昆德拉式的问题,不是政治和友情谁比较重要,而是政治为什么会变得重要到这种程度,盖过了其他一切重要的人的因素。一个朋友,由于我在某件事上和他的看法不同,我就觉得他和我的政治立场不共戴天,尽管我和他在别的事情上头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又由于我认为彼此政治立场有别,所以我就开始怀疑他其实是个坏人,动气时破口臭骂他是禽兽,甚至诅咒他下十八层地狱,尽管我记得当年相互扶助劝勉的日子,知道他的某些善良,还会想起他在困顿时刻那最具人性的软弱无助。因为政治立场真的就是这么重要,重要过诚实,重要过孝顺,重要过仁慈,重要过宽容,重要过勇敢,重要过聪明……即便他拥有传统上一切美的品性,只要他在政治立场上犯了错,他就该被鄙夷,值得被叫作“脑残”,是我们之中的叛徒和奸贼。
何以至此?会不会是政治一方面庞大如巨兽,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所有,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根本的道德问题,使我们在作为人的各种意义上沉沦失位,乃至于政治就是最重要的存在处境,容不得半点错失?
不如说回昆德拉吧,我猜有人可能会觉得他这番关于政治和友谊的感慨,多少出自他的心虚。他和哈维尔这对老友在20世纪60年代的争执,至今仍被诟病。五六年前,甚至有人“揭发”昆德拉当年曾向秘密警察告密,害人下狱。历史上普遍认为站在胜利那一方的哈维尔立刻出来替他辩护——就算当年大家立场迥异,哈维尔仍然坚信故人的品德。在那篇文章的最后,72岁的哈维尔给几十年没见过面的昆德拉留了几句话:“米兰,试着去超越所有事情!你知道,生命中总会发生一些坏事,然后还被媒体中伤。”
政治究竟有多重要?友谊又有多么可贵呢?两者权衡,能否分得出高下轻重?昆德拉自然比较看重友谊的价值,所以他喜欢海德格尔和勒内·夏尔一起散步的那张照片,也被布勒东与阿拉贡晩年重拾友情的故事感动。所以他说:“在我们的时代,人们学会让友谊屈从于所谓的信念,甚至因为道德上的正确性而感到自豪。事实上,必须非常成熟才能理解,我们所捍卫的主张只是我们比较喜欢的假设,它必然是不完美的,多半是过渡性的,只有非常狭隘的人才会把它当成某种确信之事或真理。对某个朋友的忠诚和对某种信念的幼稚忠诚相反,前者是一种美德,或许是唯一的、最后的美德。”
我不太敢肯定对朋友的忠诚是否真是最后且唯一的美德,甚至不敢确认这种忠诚一定要比对一些政治信念的忠诚重要。因为在我所身处的这个华人社会,我身边有太多太多遵循相反教条的人,使我几乎以为,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对这种立场最坚定的信仰,方是人间至善。在我不曾经历过的那些年头和地方,有许多人为了政治斗争,还不一定是为了自保求存,而诚心相信过去的深厚交情真的只不过是被蒙蔽了的“小资情趣”。在我生活过的台湾和香港,我则更是亲见过好些相识几十年的朋友,因为政治立场的差异,闹到不能共存在同一个屋檐之下的境地。政治可以伤害友谊,故此某些国家会有初识不谈政治(也不谈宗教)的习惯,有时甚至连老友都会在见面的时候避谈国事,十分默契。但我们的一些华人不同,他们可以轻易地谈起政治,轻易地为政治争得面红耳赤,然后轻易地绝交(反正,活在这个年代,绝交用不着非得红笔写信,按个键就好)。
因此在我看来,我们该问的不是昆德拉式的问题,不是政治和友情谁比较重要,而是政治为什么会变得重要到这种程度,盖过了其他一切重要的人的因素。一个朋友,由于我在某件事上和他的看法不同,我就觉得他和我的政治立场不共戴天,尽管我和他在别的事情上头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又由于我认为彼此政治立场有别,所以我就开始怀疑他其实是个坏人,动气时破口臭骂他是禽兽,甚至诅咒他下十八层地狱,尽管我记得当年相互扶助劝勉的日子,知道他的某些善良,还会想起他在困顿时刻那最具人性的软弱无助。因为政治立场真的就是这么重要,重要过诚实,重要过孝顺,重要过仁慈,重要过宽容,重要过勇敢,重要过聪明……即便他拥有传统上一切美的品性,只要他在政治立场上犯了错,他就该被鄙夷,值得被叫作“脑残”,是我们之中的叛徒和奸贼。
何以至此?会不会是政治一方面庞大如巨兽,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所有,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根本的道德问题,使我们在作为人的各种意义上沉沦失位,乃至于政治就是最重要的存在处境,容不得半点错失?
不如说回昆德拉吧,我猜有人可能会觉得他这番关于政治和友谊的感慨,多少出自他的心虚。他和哈维尔这对老友在20世纪60年代的争执,至今仍被诟病。五六年前,甚至有人“揭发”昆德拉当年曾向秘密警察告密,害人下狱。历史上普遍认为站在胜利那一方的哈维尔立刻出来替他辩护——就算当年大家立场迥异,哈维尔仍然坚信故人的品德。在那篇文章的最后,72岁的哈维尔给几十年没见过面的昆德拉留了几句话:“米兰,试着去超越所有事情!你知道,生命中总会发生一些坏事,然后还被媒体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