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父辈的战争(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孙立人将军,对从小生长在黄埔新村的我来说,这名字是多么的熟悉、亲切,但又似乎是许多不幸的根源。在村上一个朋友家里,我曾看到一本印刷精美的英文杂志,整本都在介绍孙立人将军所率新一军的对日战绩。据朋友的父亲说,这是抗战时所编。村子边的黄埔军校,阅兵台作“立”字形,村上父老窃窃地说,这是大家怀念孙立人将军,才偷偷把它盖成这样子的。
五那次见了孙立人将军一面后,父亲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家中又开始为了钱成天争吵,父亲还负了不少的债。
此时我已在读高中,忘却这些忧烦的方法是混太保、打群架。高一、高二时,父亲对我在外闯祸不但宽容,还经常“很有办法”地替我解决问题。每当我被一个学校开除时,他就动用关系替我再找学校;当被我打伤的人找上门来,他悄悄地与对方在外面商谈赔偿,不让母亲知道。那时我却很少关心他,直到有一天母亲对我们说,其实父亲早已被肥料公司开除,并陷入一些金钱官司中。这时我才注意到父亲的改变,他变得消沉、静默,忍受母亲对他的数落,他已完全接受自己的失败,也不再想对我们证明他很有办法。
由于没考上大学,20岁时我必须入伍服两年兵役。我刚进入军中,父亲便入监服刑,不久被转入医院。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发到金门,无法回台湾看他。父亲在从狱中寄给我的信里写道:“吾一生戎马,从未做出对不起国家社会的事,今受小人构陷……”我流着泪读他的来信。他说的不是真话,但我更能因此感受他的痛苦。为了生活,为了让妻儿及村上的朋友瞧得起他,他挣扎于做个正直的军人和有办法的大人物之间。

父辈的战争


部队回到台湾后,驻地在新竹杨梅,离台北不算太远,我每个周日假期都到父亲的病床边陪着他。自己当了兵,曾站在金门古宁头眺望大陆,曾在营地里捡拾古宁头战役中被同胞就地掩埋的大陆军人枯骨,曾陪着那些归不得家的老兵喝酒高唱“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我这时才能体会父亲那一代人在台湾的挫折与对故乡的想念。他们从来没有离开那战场——即使现实的战场已化为每日柴米油盐的生活压力,即使战场已变为官场、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他们还是生活在仁安羌、四平战役的艰苦与荣耀记忆之中,还是以黄埔军人自诩。有一天我进入父亲的病房,病床是空的。一个护士察觉我的惊恐,她对我说,放心,王先生去做检查了。我与那护士坐在空荡荡的病房内。她对我说:“你是王先生的儿子吧,你父亲常提起你,他很以你为荣。
”我听了心如刀割。混了几年小太保,又两次考大学失败,除了为赚点零用钱而在报上发了几篇散文外,我有什么可让父亲感到光荣的?在我退伍前半年,父亲终于去了。那晚台北荣民总医院打电话到军营里,营长要他的驾驶员立刻送我到火车站。到了医院,见到父亲容颜安详地躺在床上,我并未感觉特别悲伤,只是觉得,从小以来父亲一直佑护着我们的伟岸身躯,为何此时小了许多。办完父亲的丧事,半年后我在军中服役期满。往后的6个月,我每天至少花上15个小时读书,后来考入师范大学历史系。推动我的,以及后来一直推动我读到哈佛大学的,是我对父亲的感念——他以我为荣。

父辈的战争


猜你喜欢